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制度分析
姓名:李文锋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产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胡金焱
20040908
附件一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口
论文作者签名奎彝日期万年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储签一畔导一脚期鲤典二,厂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卫连大崖比当笠丛匕虹一一一
摘要
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上为国有大股东融资服务,在信息反馈不完
善、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巨大下,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
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使政府主导证券市场制度供给,国有大股东的权益不断得到
强化,而中小股东的权益却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产权安排的有效性决定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上市公司产权制度存在缺陷,进
而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是造成大股东侵占行为的根本原因。
本人认为,解决大股东侵占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理清
和理顺上市公司各利益主体关系,重点是大、小股东利益关系以及股东与经营者
之间关系,引导各利益主体向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行动。实现大、小股东的
利益相容的根本方法在于以一定的方式消除股权割裂,解决全流通问题,从制度
上杜绝基于大股东利益的侵占行为,使大小股东的利益机制趋于一致。在完善内
部机制以健全公司治理的同时,强化外部环境与制度,缩小上市公司经理层私人
利益与股东公众利益之间的分歧,减少委托一代理成本,使经营者的利益与股东
利益趋同,从而真正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原则。
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问题进行了考察,
勾勒出该问题的现状、影响、危害程度及与股权属性、控股比例、业绩、资产规
模等因素的关联关系其次将大股东侵占归纳划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结合实
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将问题具体化,并与现实结合起来,为寻求发现大股东侵
占行为的形成机制创造条件本文的核心部分运用引言论述的制度经济学的有关
理论,探求大股东侵占行为产生的制度背景和制度缺陷最后本文从制度设计和
安排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制度机制
儡才提
坪
︶
宜
一、引言
问题的提出
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中国证券市场稳定的基石,而我国证券市场中大股东侵占
上市公司资产问题日益频繁和普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掏空”的风险在逐渐增
大。我们无法设想,一个基石被掏空的大厦还能够稳稳地站在地面上。问题的严
重性己经引起各方关注,并研究探讨了诸多解决方法。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大股
东与上市公司有着共同的利益,它的机会主义行为为何发生在同一利益共同体之
内为何这一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比较普遍地存在为何现有的措施不能从根本
上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侵占行为的背后是否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本人认为,制
度性缺陷是中国股市的症结所在。
新古典传统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制度是已知的、既定的“外生变量”,
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
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追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
益的个人行为”’,制度的存在既使交易费用不为零,又建立了保护产权的规则,
降低了交易费用。诺斯认为,制度是重要的,但并不总是有效的。很显然,现存
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不能有效地阻止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产的侵占,不能有效
地保护上市公司的产权,需要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行为的形成机制和深层
次原因,克服现有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制度效率。以上的
思考促成了本文的写作。
国际方面的研究回顾
年,和。分析了美国家大公司所有权结构广泛分散的特
征并据此提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论断,这一结论很快就产生了深刻而持
久的影响。几十年来,有关的研究一直以此为主线而展开。直到年《金融经
济学杂志》为此主题组织的专题文献几乎都没有提到大股东问题即是一个有力的
证明。但随后人们开始注意到集中的所有权结构问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制度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