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池攻守作战]城池.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池攻守作战]城池

  在中国战争史上,有数不尽的攻城和守城的战例。城池的攻守技术在双方攻和守的剧烈对抗中不停地发展和改变。在城池的攻守作战中,进攻的一方并非只是单纯地攻,防守的一方也并不是单纯地守。对于一个高明的指挥员来讲,往往采取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技术,方能奏效。
  准备
  在古代,攻城和守城之战往往是一次战役的高潮或关键,除少数情况是暂时性的破城之外,大多全部是事先有所准备的。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曾在《商君书》的《兵守》篇里提出了“四战之国务在守城”的论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守城者必需要做到的准备工作。如发动城中全体军民,使大家俱有视死如归的气概;善于组织全城军民力量,分担守城中适宜的任务;在城外修建多种工事,坚壁清野;准备粮草,并有计划地安排和使用粮草。
  除上述准备工作外,主要的准备工作还有事先在城中设置侦听装置,方便在城内了解城外的情况,尤其是了解城外敌军挖地道的情况。《墨子・备穴》篇中指出,应该沿城脚挖一批井,在井内置放蒙覆皮革的陶罂,形成一个有良好共鸣作用的装置,“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
  另外,还要准备用于守城的多种物资,组织制作多种守城器械的工匠,以应付在守城时可能出现的多种需要。明代吕坤的《救命书》专论守城,书中所列的“守城必用之人”就有“铁匠、木匠、泥水匠、纸札匠、裁缝、漆匠、编竹匠”七种:所列“守城必用之物”就有“官备”和“民备”两大类,合计四十几个,全部是为了对付敌人多种方法的进攻而必需准备的。为了处理城内的食用和对付敌人可能进行的火攻,还必需在城内多准备水。
  在攻取城池的战斗中,里应外合应该是最理想的方案之一。因此,从守城的一方来说,在战前就必需建立严格的户口制度,注意查验入城之人,并在晚上多搞挨户的户口检验,“以防奸细夹杂进入”。
  从攻城方面来讲,准备工作更应该充足。为了隔着高大的城墙了解城内的情况,必需准备�望台,即在春秋时就已出现的“巢车”、“楼车”之类。在攻城战斗中,最关键的时刻就是攀城,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良好的武技,必需从部队中专门进行选拔和组织。这在《商君书・境内》中被称为“陷队”,亦即后世的突击队、敢死队之类。
  越壕
  城池攻守战的第一步是越壕,最快速的越壕措施是利用壕桥。《武备志》、《登坛必究》等书中全部记载有这种“壕桥”,就是用木板制成长而宽的桥面,下面装上车轮,可快速推入壕中。假如有好多个这么的壕桥推入壕中,下面的车轮就形成了支柱,承受桥面,人就能够快速过壕。假如壕较宽,还可用连接式的折叠桥,待壕桥推入城壕后,就将用转轴连接的上部倒向对岸。不过,因为这种壕桥在壕深之处无法使用,而且全系木质,轻易着火,因此在古代战争中用得并不普遍。
  最常见的越壕措施是填壕。填壕之初,最好是先将壕中的水引走,使之成为干壕。明朝末年,清军进攻辽阳,明军守将袁应泰在部署守城时,特地“引水注壕”。清军为先“塞其水源,浅其闸口”,待壕中水浅时,就“囊土运石,壅水毕,遂渡壕鏖战”,取得了胜利。填壕的方法,能够预先制造部分车,攻城时装满土,直接推入壕中,这种车装土入壕以后有如伏地之虾蟆,故称为“虾蟆车”。
  作为守城的一方,面对攻方的填壕行动,除了集中弓弩或火器向敌军射击外,还能够发射火箭或投掷引火药品。这是因为攻城的军队在填壕时,为求快速,通常全部使用虾蟆车

[城池攻守作战]城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3-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