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荞麦的病害防治] 荞麦.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荞麦的病害防治] 荞麦

  荞麦的病害关键有立枯病、荞麦轮纹病、荞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荞麦病毒病和白霉病等,其病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下。   1、立枯病   荞麦立枯病俗称腰折病,是荞麦苗期关键病害。通常在间苗后半月左右发生,有时也在种子萌发出土时就发病,常造成烂种、烂芽、缺苗断垄。受害的种芽变黄褐色腐烂。荞麦幼苗轻易感染此病,病苗茎基部出现赤褐色病斑,逐步扩大凹陷,严重时扩展到茎的四面,幼苗萎蔫枯死。子叶受害后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以后病部破裂脱落穿孔,边缘残缺。防治方法是:①深耕轮作。秋收后,立即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深耕,可将土壤表面的病菌埋入深土层内,降低病菌侵染。合理轮作,适时播种,精耕细作,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②药剂拌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克,拌种50千克效果很好。还可用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拌种或搓种,100千克种子加0.25~0.50千克药剂拌种。③喷药防治。幼苗在低温多雨情况下发病较重,所以,苗期喷药也是防病的有效方法。常见的药剂有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复方多菌灵胶悬剂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全部有很好的防病作用。
  2、荞麦轮纹病
  荞麦轮纹病关键侵害荞麦叶片的茎秆。叶片上产生中间较暗淡褐色病斑,病斑呈圆锥或近圆形,直径2~10毫米,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间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茎秆受害后,病斑呈梭形,椭圆形,红褐色。植株死后变为黑色,上生有黑褐色小斑。受害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减产很大,是关键病害之一。防治方法:①注意田间清洁。收获后将病残株及其枝叶搜集烧毁,以降低越冬菌源。②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早中耕,早疏苗,破除土壤板结等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的方法,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③温汤浸种。先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数小时,再在50℃温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后晾干播种。④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喷洒0.50%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600倍液及40%的多菌灵胶悬剂500~800倍液,预防病害蔓延。
  3、荞麦褐斑病
  荞麦褐斑病发生在荞麦叶片上,最初在叶面发生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直径2~5毫米,外围呈红褐色,有显著边缘,中间因产生分生孢子而变为灰色。病叶逐步变褐色枯死脱落。荞麦受害后,随植株生长而逐步加重,开花前即可见到症状,开花和开花后发病加重,严重时叶片枯死,造成较大损失。防治方法:①清除田间残枝落叶和带病菌的植株,降低越冬菌源。实施轮作倒茬,降低植株发病率,加强苗期管理,促进幼苗发育健壮,增强其抗病能力。②药剂拌种。采取复方多菌灵胶悬剂,退菌特或五氯硝基苯,按种子重的0.30%~0.50%进行拌种,有预防作用。③喷药防治。在田间发觉病株时,可采取40%的复方多菌灵胶悬剂,7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5%的代森锌等杀菌剂500~800倍液喷洒植株,喷雾要均匀周到,遇雨水冲刷时要重喷。可预防未发病的植株受侵染,并可减轻发病植株的继续扩散危害。
  4、荞麦霜霉病
  荞麦霜霉病关键发生在荞麦的叶片上,受害的叶片正面可见到整形的失绿病斑,其边缘界限多显著。病斑的后面产生淡淡白色的霜状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叶片从下向上发病。该病侵染幼苗及花蕾期和开花期的叶片为主。受害严重时,叶片卷曲枯黄,最终枯死,造成叶片脱落,影响荞麦的产量。防治

[荞麦的病害防治] 荞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