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观》教案教学目的 1 、学习作者“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价值观。 2 、引导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高尚的人格和理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爱因斯坦简介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 1879-1955 ) ,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879 年3月 14 日生于德国乌耳姆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 1955 年4月 18 日卒于美国普林斯顿。自幼喜爱音乐, 是一名熟练的小提琴手。 1900 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并取得瑞士籍。后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都是在这里作出的。 1909 年首次在学术界任职,出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4 年,应 M. 普朗克和 W. 能斯脱的邀请, 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1933 年希特勒上台,爱因斯坦因为是犹太人,又坚决捍卫民主,首遭迫害,被迫移居美国的普林斯顿。 1940 年入美国籍。 1945 年退休。爱因斯坦的父亲是一个商人, 他拥有一家生产电器设备的工厂。在孩童时, 爱因斯坦很沉静, 他常常独自一人来消磨时间。他语言表达迟缓, 在阅读方面也有困难。但是, 他对事物的原理却特别感性趣,并经常提出许多问题。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 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 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 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 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 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 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 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 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人们称他为 20 世纪的哥白尼、 20 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 190 5 年他发表了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这一理论把牛顿力学作为低速运动理论的特殊情形包括在内。它揭示了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深刻揭露了力学运动和电磁运动在运动学上的统一性,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质量和能量的相当性) ,发展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原理,并且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把他的一生中最后的 25 年用在了“统一场论”的研究中。他希望找到一个通用的数学公式,把所有的物理学领域联系到一起。这件工作爱因斯坦一直没有完成。 195 5 年爱因斯坦与世长辞了,享年 76 岁。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同时又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人。他先后生活在西方政治漩涡中心的德国和美国,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深刻体会到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个知识分子要对社会负怎样的责任。爱因斯坦一心希望科学造福于人类, 但他却目睹了科学技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因此, 他认为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是当代的首要问题, 他一生中发表得最多的也是这方面的言论。他对政治问题第一次公开表态,就是 1914 年签署的一个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声明。他对政治问题的最后一次发言,即 1955 年4 月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也仍然是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 20 世纪思想家的画廊中,爱因斯坦,就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他的品格与天地日月相争辉,他的科学贡献,人类将万世景仰。爱因斯坦:人类中的睿智者,对生死、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对家国、对民主和自由、对战争与暴力、对宗教等的认知和体悟, 原来可以如此的理性、如此的直截了当、如此的直达本质啊! 二、爱因斯坦的故事 1、爱因斯坦逃学记 1895 年春天,爱因斯坦已 16 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 17 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 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 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 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但是, 半途退学, 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
我的世界观_new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