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难点阻碍数字证书应用:民法三大难点
现在,金融数字证书的发放速度并不如网络银行用户数的发展速度快。原因在哪? 数字证书有如此多的好处,国家在大力提倡数字证书应用,而各开通了网络银行的商业银行也全部在发放数字证书,网银安全似乎不是问题了。
且慢,其实不然,记者经过采访发觉,到现在为止,全国网银数字证书的发放量仅仅为80万张左右,比起4000万的网银用户数,实在太少了。
我国密码教授李先生分析,现在有几大原因制约了数字证书的发放。
首先是很多人对数字证书的认识不足,不了解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对这种新生事物还不太敢尝试。另外,很多网络银行在开通时,为了快速抢占更多的用户资源,往往过分宣传网银的便利性而推荐采取“用户名+口令”的简单的“大众版”的方法,有意隐瞒其不安全的原因,造成“大众版”很安全的假象。
其次,数字证书的使用还很烦琐,要经过“进入网银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插入数字证书、问询是否需要签字”等多个步骤,然后,用户要等候十几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用户感觉很罗嗦,也太慢,一般老百姓极难适应它。
第三,也是现在数字证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各家银行采取的数字证书的业务模式和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因为商业利益的原因,很多银行全部不期望“肥水流入外人田”,全部自建了CA中心,采取的证书有硬件证书、软件证书等,不论从证书本身还是体系上全部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已经成立多年,但采取CFCA的数字证书的并不多,因为国家没有明文要求必需采取CFCA的证书,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证书的发放和使用。这么,就造成一般老百姓所使用的数字证书很乱的现象。另外,各个证书之间无法互认证,造成用户手中不
三大难点阻碍数字证书应用-民法三大难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