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上/下册》教材编写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课程之一,它与后继专业课程有紧密的联系,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全面的、坚实的基础,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商务综合型人才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编写指导思想
1、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中职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重;以提升文化素养为主;以培训技能技术为核心。英语学科的切入口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及现代人的人文素质为目标。
2、要体现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还要体现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的学习模式。
3、要考虑工作过程模拟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要求,还要适应中专生的智能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
三、编写原则
1、实用性原则。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大批实用复合型人才。因此,本教材开发过程中也要选择具有实际价值的知识,所选教学内容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且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科学性原则。本教材的结构脉络与国家课程有所补充、相互融合,构成更为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同时,本教材的内容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能的发展;教材的选择适当。教材所选择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生活,可以回归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3、就业为导向原则。中职毕业生将来进入社会从事的是不同的社会职业,本
教材关注中职学生将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需求。由于教育职业群是社会职业的归并,社会职业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职业的变化。
四、教材特色
1、注重学生知识、爱好、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本课程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的深层认识,而且与考级有所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踏上社会后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2、教材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教材的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注重练中学、练中教,教学练合一,理论实践一体化,采用互动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集体合作运用单元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策略知识,通过协商、交流与合作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五、编写要求
1、务必注意英语语言的格式,做到完全没有错误;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英语字母要注意区分正斜体、大小写;
3、注意英语语言的表达的准确、标准与纯正;
4、选择最近5年的教学资源;
5、教材内无政治敏感性问题;
6、选用文献,需在书后统一注明参考文献。
7、注意教学资源难度的把握,如选用其它教材文章难度超纲,应改写该文章;
8、每个单元的语法专题必须体现在对话或第一篇文章里面,要求至少有3处体现该语法现象。
9、每单元的写作任务规定如下:
Unit 1Greetings– 日记(入校的感受)
Unit 2 Customs – 请假条
Unit 3 Internet– 电子邮件
Unit 4 Hand
教材编写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