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 希伯莱“马戏团”
在有史以来最大的两栖作战行动――诺曼底登陆提议之前,一位名为霍伯特的英国将军率领她的助手们,利用退居二线的坦克,改造出一系列专门用于两栖作战的另类战车。然而大多数盟军将官并不喜爱这些怪异的战车,称其为“霍伯特的怪物”或“霍伯特的马戏团”。可正是这些“马戏团战车”,在诺曼底登陆行动中有效降低了从登陆舰到滩头这段“生死时速”中盟军士兵伤亡,并在滩头上提供火力支援。无独有偶,在以色列自2021年1月3日开始、针对加沙地域“哈马斯”武装的“铸铅”军事行动地面作战中,也是一群用传统坦克和装甲车辆改装的奇特战车成为以军装甲部队的主角。或许,我们能够称它们为“希伯莱马戏团”……
应运而生
曾几何时,“梅卡瓦”坦克几乎成为以色列陆军装甲部队的代名词。白“梅卡瓦”Ⅰ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击败T-72后,从“梅卡瓦”Ⅰ到“梅卡瓦”IV,一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坦克”、“乘员伤亡最小的坦克”等光环的拥有者。在2021年之前,“梅卡瓦”还保持着“车内乘员无一伤亡”这一难以置信的统计。自从“梅卡瓦”Ⅱ出现至今,以色列和周围国家之间再未爆发过坦克战。不过,以军的“梅卡瓦”系列坦克时常参加到对黎巴嫩及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打击中,显示着这种厚重且火力强大的钢铁巨兽在中东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地位……
然而,自从2021年以后,情况出现了部分改变。先是在2021年上半年,两辆当初最优秀的“梅卡瓦”Ⅲ前后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用“在陷阱中埋设150千克以上的炸药”这种看似变态却很“管用”的方法炸毁,车内人员一次仅一人幸存,另一次全部死亡,“车内乘员无一伤亡”的金身就此告破。而在2021年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采取的军事打击行动中,包含最新型“梅卡瓦”IV在内的以色列全部型号坦克,全部被“真主党”武装人员使用装有串联战斗部的RPG-7改善型火箭筒和发展自AT-3和“陶”的改善型反坦克导弹击毁,车内乘员伤亡惨重。
客观地讲,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损失就认为“梅卡瓦”的防护水平不高。相反,“梅卡瓦”能把这些“安全统计”保持到二十一世纪已经很不轻易了。迄今为止,全部为传统野战条件下坦克战为关键目标设计的坦克,在面对以城镇巷战为关键模式的当代条件下低强度冲突――“治安战”中,全部有些力不从心。不论是俄军两次车臣平叛作战中的T-80,还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M1AI改善型和MIA2,概莫能外。即使部分国家开发了“城市战专用坦克”,但它们并没有经历过实战的考验,甚至没有和所在国军队一起前往阿富汗和伊拉克“维护治安”。因为在当今世界形势下,即使盘踞在城镇内的全部或绝大多数人员全部是敌方武装人员,也几乎没有一支军队勇于实施“将城镇夷为平地”的作战模式。这就要求在城镇巷战中,双方必需在不大量破坏城镇建筑物的前提下,进行逐条街道、逐幢建筑物的争夺。此时,传统装甲机械化部队的火力难以得到发扬,机动性则受到城镇街道的限制,而主战坦克的炮塔顶部、侧面和尾部等微弱部位很轻易遭到RPG-7之类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攻击。
相比之下,“梅卡瓦”ⅢIV已然是比较侧重于应付低强度;中突、尤其是城镇作战的坦克了,不论是前置发动机,还是炮塔和车体两侧及后方的附加装甲,和作为辅助武器的60毫米追击炮全部是明证。但即使如此,作为一个以打击对方坦克为首要目标设计的坦克,“梅卡瓦”仍然不是城镇作战的最好选择:120毫米主炮不能发扬火力,形同鸡肋;辅助武器不足,射击死角较多;车体加上炮塔显得太过高大,轻易遭受攻击。而且,重金打造的“梅卡瓦”Ⅲ/IV整天用来对付“折腾个没完”的武装分子,当然很不划算,假如有损失的话,那就亏得更大了。
然而,没有装甲力量协同作战的步兵,在当代条件下的城镇巷战中处境异常艰险。在2021年以军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采取的军事行动中,其轻步兵分队的伤亡占以军伤亡的大多数,甚至有以军步兵班在巷战中被真主党武装全歼的统计。而巴勒斯坦武装的“军事工业”也“取得了进步”,从部分公开的照片资料看,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不但有名声在外的RPG-7反坦克火箭,还自制了一个外形和二战中德国“铁拳”有些相同的“简易反坦克火箭”,另外还制造出不一样口径的追击炮、掷弹筒和和之匹配的弹药。即使这些用钢管和消防栓拼凑的“山寨武器”设计、制作全部十分粗糙,却足够对以军轻型车辆和轻步兵组成威胁。在迫击炮和掷弹筒的火力下,坦克内的乘员也无法露身车外进行观察,仅凭车长和炮长观瞄仪,视野又显得过于狭窄……
公开的资料显示,针对在以黎、以巴冲突中出现的新情况,以色列陆军高层曾经在2021年间,对以色列陆军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其中有意见认为,以色列应该学习欧美国家,研制或引进类似“斯特瑞克”、“拳击手”一类的轮式装甲战斗车辆,建立“轻型化陆军”;也有意见认为
希伯来 希伯莱“马戏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