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随笔文明随笔
夏朝的王们仿佛脾气全部不大好,而且运命多舛―从启至桀,共传十七王,471年,是夏商周三朝中寿命最短的。一首一尾,启和桀,全部是不折不扣的暴戾之徒。不知道是否和启――这个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又对母族发动灭绝人性的弑母战争的祖先相关。桀毫无疑问更是一个昏君,暴君,亡国之君。桀原名履癸,“桀”是商朝所加的谥号,意思是“贼人多杀”,残贼百姓,好杀戮-即使有后世的正统观念丑化宣传的成份,但古本《竹书纪年》有关桀好淫、穷奢极欲的记载是可信的。
《国语・晋语》载:“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又名末喜。不知道桀伐有施氏的时候年岁几何,但肯定年轻气盛,抱着“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远大理想,还未婚配。有施氏乃当初大族,桀顺利地和有施氏联姻,壮大了夏王朝的力量,欲改变自曾祖父孔甲以来“诸侯多叛”的险恶局面,实现中兴。末喜就这么做了桀的元妃。
桀和末喜先结婚后恋爱,又是少年心性,新婚燕尔,不觉沉湎,爱得发狂。桀孔武有力,《帝王世纪》说她“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末喜娇小宛转,正所谓猛男弱女,干柴烈火。桀“日夜和妹喜及宫女饮酒,常置妹喜于膝上。妹喜好闻裂缯之声,桀为发裂缯,以顺适其意”。“桀筑倾宫,饰瑶台”,倾者高也,高才能表因喜爱而倾倒之意;瑶台是仙境。想那雕栏玉砌的倾宫、瑶台之上,一定也上演过“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爱情于婚媾,耳鬟厮磨,时间长了就轻易审美疲惫,况且桀这么胸怀天下、为万人尊的帝王呢。
《史记・夏本纪》训斥“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不以德治国,却以“武”伤害百姓,正是桀中兴之志、图谋远大的证据――穷兵才能黩武,征集百姓当兵作战才能征服九夷,巩固国防,开疆拓士。但桀却又缺乏毅力,战争还未成功就开始腐化堕落,四处大兴土木,和今日畸形繁荣的房地产业一样,全部是“殚百姓之财”,用的全部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享受的时候是惬意的,却没有觉察到卧榻之侧旁人的虎视眈眈――诸侯成汤正在亳地摩拳擦掌,笼络人心,准备革桀的命呢。
一日,“桀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日琬,日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干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日末喜氏”。初婚的新鲜劲儿过去了,桀又开始四处猎艳,在岷山娶琬、琰二女为妃,即使二女并未给桀生子,但旧人不如新欢,桀移情别恋,抛弃了元妃末喜。
洛水岸边,风生水起,那一圈圈不知喜愁的涟漪兀自扩散着,扩散着,像轻轻地戏弄着末喜那忽然间空茫茫的一颗心。
女人被抛弃的那一刻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她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其余姊妹更不一样。这会子热剌剌的说一个去,别说她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难过”。眼见着旧日恩爱转瞬成空,那莺啭燕语的倾宫瑶台之上顷刻换了新人,末喜已经没有了爱情可恃,还有什么干不出来,还有什么不敢干的呢。
这时,传统小说中的情节果然应验了:奸诈小人出世,天将大乱。
这个奸诈小人就是伊尹。
伊尹,出身于有莘氏,孟子说她“耕于有莘之野”,原是一介农夫,“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一个“干”字,就把伊尹的小人嘴脸暴露出来了:“干”即干谒,厚着脸皮去求,却没有门路。恰好成汤此时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就混进陪嫁的队伍里,做厨师。“
文明礼仪随笔文明随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