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关键技术-水稻育苗关键技术.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关键技术|水稻育苗关键技术

  摘要经过生产实践总结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精做苗床、科学育苗、高标准插秧及大田管理等关键农艺技术,为农户提供比较实用的机械化插秧技术指导。   关键词育秧;机插;大田管理;关键技术
  多年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较快,但农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部分技术问题。用机械替代人工插秧,可减轻劳动强度,省工、省时,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高产、稳产,但要采取对应的农艺配套技术,才能够满足机械化插秧技术要求,从而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了规范插秧技术,依据近几年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关键技术方法。
  1精做苗床,科学育苗
  选好秧田,备好床土
  选择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运输方便的地块做秧田。秧本田比1∶80~100。秧板要求平、光、实。床土要求细、松、肥,无残茬杂草,以肥沃疏松、没有施过除草剂的菜园土为宜。床土要过筛,并在播种前装盘,土层厚度2~。
  适时播种
  当地水稻栽插日期约在6月上中旬这一段时间,根据秧龄15~20d定播种日期,播种约在5月中下旬。播前浇透水,要求土壤饱和含水量达85%~90%,同时结合浇水每标准秧盘用稻秧安~对水喷施,进行床土消毒。每盘均匀播破胸露白芽谷,杂交稻80~100g、常规稻120~150g。播后立刻盖细土,厚度认为宜,随即封膜盖草。
  管好苗床
  齐苗后在第一完全叶抽出~时于晴天黄昏揭膜炼苗,如遇小雨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揭膜当日用喷壶细喷1次水,以后表现缺水才进行补水,保持床土湿润即可。秧苗一叶一心期,苗床用尿素75kg/hm2对水/hm2于黄昏浇施。移栽前3~4d,视秧苗长势酌情施用送嫁肥,施用尿素60~75kg/hm2对水/hm2于黄昏浇施。苗期注意喷施敌克松、锐劲特防治螟虫、飞虱、蓟马、立枯病、苗瘟等病虫害。
  2高标准插秧
  整地施肥
  麦后立即旋耕灭茬,旋耕后进行干整拉平,同时清除残茬杂草。结合旋耕作业,底肥施用人畜粪15t/hm2、45%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尿素45~60kg/hm2,缺磷土壤应增施过磷酸钙300~375kg/hm2。
  田面平整无残茬,泥浆充实,薄水机插
  为提升机插质量,避免栽插过深或浮秧、倒秧,大田耙地灭茬墁平后须沉实2~3d。耙田后用60%丁草胺乳油1 500 mL/hm2或25%恶草灵乳油300mL/hm2撒施进行封杀灭草。
  浅插,匀插,插足基础苗
  在泥浆完全沉淀后田间保持薄水层进行机插,通常栽插深度控制在以内,只要不漂秧,越浅越好,切忌栽插过深。依据生产实践,假如栽插深度3cm以上,轻易形成两段根,造成水稻僵苗发生。栽插规格通常采取行距30cm、株距11cm,栽21~27万穴/hm2、每穴3~4苗,基础苗75~105万/hm2。
  3加强田间管理
  活棵分蘖期
  水浆管理。栽后灌水护苗,水深以保持苗高的1/2左右,切忌水漫秧心,长时间灌深水,轻易造成根系、秧心缺氧,形成水僵苗。插后3~4d进入薄水层管理,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关键技术-水稻育苗关键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3-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