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8的组成教案反思
关键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设计说明,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感受8的组成,引导学生经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8的组成教案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感受8的组成。
2.引导学生经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加学习中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1~8的数字卡片;学生每人准备8个小五星,1~8的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
,这个数可能是几?
,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我们不仅认识了8,而且还学会了8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深入认识8,了解8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课件演示)。
星期六,老师要带我们一(1)班的学生去绿城广场踢足球,准备带8个小足球去,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足球吗?
[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提出要处理的问题,由问题的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自己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去处理新问题。再者老师创设这种情境,是有意识地拉近抽象的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二者的距离,使数学走进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充足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问题。另外,学具含有可操作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动态的思索之中,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知识。]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根据不一样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统计下来。
,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老师巡视,听取汇报。
,其它小组做补充。(学生边回复,老师边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老师板书以下:
,再把8的组成完整地摆一遍。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不包办替代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和约束。不论从创设情境的课堂引入,还是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全部表现了老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础框架,这也正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3.小组讨论,巩固新知。
,同学们经过分五角星,知道了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全部记下来,可真不轻易。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黑板上的内容,你能想措施降低部分记忆的内容吗?同桌相互说一说。找多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就想到。这么只记住4个即可:
,同学们知道了1和7、2和
大班数学8的组成教案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