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窑,熄灭了的百年窑火:窑火
2021年3月19日,在世界顶级的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来自重庆涂山的一只黑釉窑瓷具,以万元人民币成交。这只涂山黑釉瓷器,硕大精美,充满阳刚之气、阴柔之美。
当我们伫立在涂山窑的面前,或心潮澎湃,或心静如水……几百年前的往事,正穿越时空而来。
一个村民发觉了惊天秘密
1982年3月12日,南岸涂山镇张姓村民,向当地文物部门汇报:“涂山湖一带有大量碎瓷片,在碎瓷片上有花纹、有图案,有红色印泥,还有很多制瓷钵钵……”时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的中国陶瓷教授陈丽琼,立刻闻讯赶来。当她站在涂山湖畔,立刻被眼前的景观惊呆了:数以千计的陶瓷碎片,一块块散落在丘陵地带,遍布在干涸见底的涂山湖。她随意捡起一块,发觉碎瓷片的年纪全部在几百年以上……
这时候,陈丽琼想起了美国考古学者和汉学家、曾任中国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馆长的葛维汉――20世纪30年代,葛维汉在重庆做考古调查,在南岸涂山发觉了古老瓷片,经过采集研究,葛维汉深入确定:这些古老瓷片在形制或釉色上,全部和宋代福建的建阳瓷窑产品靠近,于是,葛维汉将之称为“重庆建窑遗址”。
经过文物工作者确定,在南岸涂山庙岗、小湾、中药所、航灯厂、王庄、杨家棺山、老房子、三块田、酱园、涂山湖和慈母山全部有涂山窑址。这些窑址,集中在黄桷垭南山到涂山之间的“两山夹一槽”地带,共有26座石结构、半倒焰火式窑群。另外,涂山窑群周围还有淘洗地、石转盘等配套生产链。
令人不解的是:涂山窑群为何选址在黄桷垭?是巧合,还是天时地利?
据史料记载,修建窑址有三大要素:首先是瓷土丰富、然后是燃料和水源。首先,涂山窑是重庆最早用煤作燃料的瓷窑,其次,涂山湖是理所当然的天然供给水源。宋人在此建立窑场,能够大量、持久地烧制瓷器,而且能够节约资金和成本支出。涂山窑址地处通往川黔古道的南大门,交通便利,物运通畅。每当一批瓷器出窑,便会涌来肩夫挑客不绝于道,马帮频繁。这里顺坡而下就是海棠溪、龙门浩水码头,舟楫穿梭,帆起帆落,好像是一幅宋代十里窑场的热闹图。
涂山窑瓷器以黑釉瓷为主,其色泽有漆黑、绀黑、黑褐、酱色、柿色、银灰黑色等,除黑釉瓷外,还有少许白瓷,青白瓷,或内青外黑等。器型以碗、盘、盏、罐为主,其次是杯、盏托、灯、碟、壶、瓶、水�、香炉和小瓷塑动物。装饰技法有刻划、刻填、印花、贴塑、绘花、窑变纹等,以窑变纹最具代表性。从造型、纹饰、窑炉特点和其它出土物推断,这些瓷器始烧于北宋,盛于南宋,最终南宋晚期或元初,烧制长达300年。据不完全统计,涂山窑出土的黑釉瓷器有1407件。
经教授们重复考证和研究,认为重庆境内的荣昌安富镇瓷窑里窑址群、合川炉堆子窑址、涪陵蔺市窑址、巴南清溪乡的清溪窑址群,不论从窑炉使用的原料,还是从产品的形制,色彩等分析,全部和涂山窑相类似。所以,最终将这4处瓷窑遗址一并纳入涂山窑系列。
宋徽宗斗茶。
让涂山窑黑釉瓷名满天下
在南岸掘出16个涂山窑炉,算不上惊人,惊人的是涂山窑的窑群延续到老厂一带,如同南山上的一串明珠。让人迷惑不解的是,涂山窑大规模生产的瓷具,在市场上,真有那么大的需求吗?带着疑问,我们打开了史书。
在宋朝,饮茶之风胜于盛唐,其标志是以茶待客成为社会风尚。以茶坊会友进行娱乐,以
涂山窑,熄灭了的百年窑火-窑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