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育研究 现象学视角下旅游.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育研究 现象学视角下旅游

  摘要:传统的教育研究因过分追求结论的客观性、普适性等原因,脱离了生活世界,日益受到质疑和挑战。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生活世界,它关注个人的特殊的生活经验,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教育研究;生活世界;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件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06-0028-03
  尼采曾说过:“要想寻求人迹,就要首先找到灯光[1]”。这句话提出了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对人性的研究有何意义?这种研究需要什么样的方法论?作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必需思索,教育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意义何在?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方法论?现象学的“返回生活世界”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绪。
  一、传统教育研究的弊病
  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研究追求外显化、可表征的教育本质和规律,要讨教育研究的结论含有普适性、可移植性,排斥特殊性、偶然性。尽管传统的教育研究有其合理性,但过分的追求客观、普适性,轻易把教育物化,脱离以师生为主体的教育生活世界,正日益受到质疑和挑战。
  脱离个体生活经验的教育知识建构
  在传统的教育研究中,理论工作者轻易把个体的生活和职业分隔开来,把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对立起来,这么她们所提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往往不能为自己的生活经验所确证。这意味着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所谈论的儿童教育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回应,一个真正的教育理论研究和个体生活体验的隔膜出现了。之因此会出现这么的隔膜,是因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存在一个预设,即教育现象是外在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的。她们重视教育理论本身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规范化,认为教育研究不应该考虑研究者的个体原因,而必需遵照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标准,以系统实证的方法探寻教育内部及和其它事物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
  传统的教育理论研究如此追讨教育理念的普适性,忽略了教育活动中蕴含着个体生活体验,忽略了教育实践逻辑和教育研究者的价值介入。由此,教育研究割裂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络,脱离了教育实践工作的需要。故传统的教育理论研究大多只是一个象牙塔中不接地气的教育知识建构,易造成范梅南所说的“和孩子相处是一回事,讨论怎样相处是另一回事”的尴尬境遇。
  脱离真实生活情境的教育试验
  科学主义的研究思维取向关键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很多教育研究者全部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标准,追求普遍、客观的教育规律,推崇教育试验等。教育试验是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标地控制一些教育原因或条件,从而确定试验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验证假设,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个方法。它走进了教育生活情境,促进了很多教育问题的处理和教育理论的建构。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师生、是师生为主体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复杂的、不停改变的。因为种种限制,教育试验研究中需要建立严格的试验环境,在试验的过程中实施严格的主动主动的控制,因此形成了由研究者单边控制行为环境的现象。这么受严格控制的生活情境是和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区分的伪生活情境,其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不能完全揭示真实生活情境中教育现象的本质、意义,也不是包治全部同类教育问题的灵药。
  脱离生活情境的教育理论移植
  老师是教育实践研究的主力军。老师的实践知识是老师教学经验的积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育研究 现象学视角下旅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