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概述-生物入侵机制.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概述|生物入侵机制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概述
  李武军
  摘要:生物入侵是人类全球化进程的负效应之一,而且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效和经济发展全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物入侵已经引发了生态学家们高度关注,生物入侵的机制是其中主要的科学问题,对于预防外来生物入侵和恢复已经被入侵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部含有主要的意义。本文关键介绍了现在占主导地位的几个生物入侵机制。
  关键词:生物入侵 入侵机制 生态位
  生物入侵是指物种由自然分布区扩展到一个新地域,在新区域中,该物种可维持本身种群的稳定性,并对入侵地造成生态灾难的过程[1][2][3]。据统计分析,生物入侵已成为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三大主因之一[4],其对生态系统中全部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平衡造成了长久威胁[3],中国几个关键入侵物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74亿元[5],另外,生物入侵还会造成全球动植物区系的均匀化趋势[6]。生物入侵的“十数定律”表明,在众多的外来种中只有极少数会成为入侵种,到底为何会造成这种现象呢?这引发了生态学家的注意。围绕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针对不一样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的若干机制。现在,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大致可分三类:外来种本身生物学特征、被入侵生境的敏感性和二者的相互作用。现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外来种入侵机制研究加以概述。
  1. 入侵植物本身生物学特征
  外来植物入侵能力和其本身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的基础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入侵植物通常全部含有较高的光合利用效率、水分及养分利用效率和对环境胁迫的忍耐能力,且r-策略种群往往含有更高的入侵扩散能力。在对入侵和当地悬钩子属植物光合特征的比较中发觉,入侵种含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较低的比叶面积,这就确保了其较高的光合利用效率和较低的构建成本[7]。对南美蟛蜞菊、互花米草等植物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8][9]。经过对鸭跖草科入侵植物 Tradescantia fluminensis 和 Commelina benghalensis 和本土植物 T. Blossfeldiana 和 C. pacteosa 在不一样水分和营养梯度下特征的比较表明入侵植物含有较高的水分营养利用效率[10]。入侵植物还含有较强的适应可塑性和抗逆性,王俊峰等比较了光强对入侵植物和本土植物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一样的光强下入侵植物的适应可塑性很大
  [11]。对恶性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的研究发觉在不一样程度的水分胁迫下,该植物均能靠POD活性来消除过氧化物的危害[12]。很多入侵植物全部可进行无性繁殖,即其营养体的一个片断就可成长为一个新个体,这对入侵早期入侵种的建群起到了至关主要的作用;在有性繁殖方面入侵种含有花期长,种子多和幼苗生长强壮等特点[13]。
  植物入侵成功除了含有部分基础的生物学特征以外,有的外来种还含有部分特有的入侵机制。如李绍文等发觉三芒草可产生她感物质抑制土壤中的固氮细菌,从而改变土壤氮资源,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14]。对朱砂根、矢车菊等植物的研究还发觉其本身的细菌和菌根真菌对成功入侵有极大的贡献[15][16]。
  2. 被入侵生境的敏感性
  生物入侵的成功不但和物种本身生物学特征亲密相关,也和被入侵生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概述-生物入侵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