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实定方法研究 总量指标有哪些.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实定方法研究 总量指标有哪些

  摘要: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就是要强化水资源管理的约束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用水效率,确保水资源可连续利用。基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时应考虑当地水资源特征和当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两方面原因”的标准,系统讨论了狭义、广义及严格意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提出了确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方法体系。最终以胶南市及乳山市为例,计算了两市各计划年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两市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设和控制指标分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确定;广义地表水可利用量;广义地下水可开采量;广义水资源可利用量;胶南市;乳山市   中图分类号:TV213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05015905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的关键就是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省和保护建立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用水总量红线、用水效率红线和排污总量红线。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在“三条红线”之首,其目标是以流域生态保护为前提强化水资源管理的约束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用水效率。所以,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合理确定是水资源可连续利用[2]、区域社会经济可连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拟对确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山东省胶南市、乳山市进行了实例计算。   1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方法研究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技术路线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实定应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水资源的特征,反应当地自然原因,即客观条件;二是当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反应当地人为原因,即主观条件。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实定应是主观和客观相协调的结果,其技术路线见图1。   图1的基础含义简明说明以下:   第一层: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是由当地广义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当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需水量综合确定。   第二层:可利用量和需水量。可利用量包含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广义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需水量包含生活、生产、生态[3]和外调水量4个方面。   第三层分为可利用量和需水量两大分支。以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例,它由狭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和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综合确定。严格意义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原因包含河川年径流量[5]、年降水量[6]和年蒸发量[7]。   广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实定   狭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方法   对于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多的地域,因为河流周围生态环境很好,河道外生态需水量较小,可合适提升河道内河川径流利用量,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能够大于40%;对于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少的地域,因为河流周围生态环境较差,河道外生态需水量较大,可合适降低河道内河川径流利用量,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应小于40%。   对于多年平均蒸散发能力较大的地域,因为河流本身及周围生态环境较差,河道内、外生态需水量均较大,应合适降低河道内河川径流利用量,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应小于40%;对于多年平均蒸散发能力较小的地域,因为河流本身及周围生态环境很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实定方法研究 总量指标有哪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