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去的柯达.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去的柯达

  柯达,一个在胶卷时代为大家留下无数美好时刻的伟大企业,最终没能逃脱时光的逝去。1月19日,柯达在纽约依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这家创建于1880年的百年品牌,尽管几经挣扎,甚至一度看到复苏的曙光,却终究在数码时代的浪潮中逐步远离了大众的眼光,宣告了一个传奇时代的落幕。
  将摄影带给一般人
  假如要评定柯达在商业市场中的地位,能够找来一大堆有关市场拥有率、销售规模、企业市值之类的数据来侃侃而谈。但要评价柯达对于一个时代的影响,则需要看假如缺乏了柯达,这个时代将会是什么样子。
  摄影技术萌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出现了成像用的暗箱设备。以后,大家又发觉了含有感光性能的硝酸银等物质。
  1826年,法国工匠尼埃普斯将一个沥青融化后涂在金属板上,经暗箱曝光后得到一张街景的照片,这是暗箱拍摄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
  1837年,法国人达盖尔创造了“银版摄影法”。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在法国巴黎科学院演出了她的摄影方法,摄影术今后诞生。法国政府买下该创造的专利权,并于同年8月19日正式公布,这一天被定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1851年,英国伦敦雕塑家阿切尔创造了“湿版法”。湿版法操作工艺兼具达盖尔法的精细和卡罗法的方便复制,这项技术在摄影行业中独领风骚三十余年。
  在柯达出现之前,湿版法是摄影技术中的主流。那时的摄影在现在看来,更像是一个行为艺术: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里面塞着用于冲洗照片的暗室帐篷。身上挂着多个装着有色化学药剂的玻璃瓶,那些是用于涂抹底片和后期制作。乍看上去,更像是一位马上远行的探险家或流浪的炼金术士,而不是一个雕刻光影的摄影艺术家。
  更令人头疼的是,湿版法的摄影要求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立即涂抹在洁净的玻璃上,装入摄影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因为火棉胶调制后需马上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全部这些过程需要在十到二十分钟内完成。所以,一位好的摄影家不但需要艺术天赋,还必需拥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受限于此,摄影技术也仅仅在专业人士内流通。
  这些,伴随柯达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1880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研究了相关英国在乳剂配置和干板制造的技术后,创造了一个干板涂布机并成立伊斯曼干版制造企业,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胶片。
  1888年,伊斯曼成功制造了第一架“柯达”相机。今后,摄影技术从专业人士的小范围流通开始面向社会一般民众。“柯达”的诞生也宣告了一个摄影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百年柯达王朝的兴衰
  对于柯达来说,20世纪的影像行业完全能够称作“柯达的世纪”。
  哈佛商学院2021年的一份研究汇报显示,截止1975年,柯达垄断美国90%的胶卷市场和85%相机市场份额。在最鼎盛的时期,柯达在全球的雇员超出亿人。
  1975年,柯达创造了数码相机,并将其用于航天领域;1991年推出专业级数码相机,像素数达成130万;1995年公布首款傻瓜型相机供非专业摄影者使用;1998年开始生产民用数码相机,却只是把它作为热身运动,缺乏长远而明晰的战略。
  直至上世纪末的1999年,美国市场传统胶卷的销售增加速度仍高达14%。仅仅一年时间,2021年底,胶卷需求开始停滞。
  进入二

老去的柯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