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道德经诵读方法(精).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道德经》颂读方法——五字诀( 作者:熊春锦〈厚金〉) 《道德经》是修者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古往今来修证《道德经》形成了一种教条方式以后也就诞生了科仪派,科仪派当中重要的方法就是诵念经文,但是这种诵念方法只是掌握了理形科学的内容,而理炁科学的内容就失传了。理炁科学退入山林,在社会上消失了。所以普通的颂读方法,解读《道德经》和其他经文的方法,常常难以真正的造就真人,难以造就圣人,甚至连贤人也难以造就。所以掌握好这个颂经心诀,合理的去采用诵念的方法,也是通真的一个路径。当然主要是“修”。修“道德”,修“心灵”,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个原则、这个前提不能丢。在颂经的过程当中首先是一个“恭”字。这个“恭”字可以说是与启动经文当中的光、经文当中的理,与经文当中的场相连接的、必须不可离开的一种状态。这个“恭”是指的“心恭”,“身恭”,“恭敬”的“恭”, 没有这个“恭敬”之心,没有这个敬畏、处下之心,就无法连通道德的能量场。这个“恭”还包涵了一种清静,身心的清静,要将自己的心身调节到一种清静的状态、空明的状态,这种状态才能成悟,才能相溶,才能接受,才能展开。因为在颂念的过程当中只有将心这个道德场、身这个道德场,都调节到接近《道德经》的场性,实现这个“恭”,才能打开这个门。所以说这个“恭”字,不仅仅只是在心灵上的一种“恭敬”心,而且还含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身清静,使之符合《道德经》的纯洁、圣洁状态。有时候我们在前边先把内部清理清理, 三调用一用,也是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恭”,达到这个“静”。身心的这个内环境状态清理干净,打扫一番,这样在念“太上心头坐”的时候才能坐得进去。没有恭敬心,没有清静身,没有干净的心,这个“太上心头坐”能坐得了吗? ——坐不了,观不出来。“恭”,她需要相应的状态,相应的环境才能出现,虽然说每个人体内都有太上,都有佛,但是被尘埃、污垢包裹住了,封闭住了, 出不来,所以就需要扫尘。有几个人能够达到六祖慧能的那种心修水平呢?没有,绝大部分人都是神秀的水平。所以还是要炼己, 要扫尘,要勤拂拭,调节到那种状态,内环境之中,所以要用好这个“恭”。这个“恭”实际上是通过修心炼己来达到一种恭敬,调节自己的私欲、私心,从有为调节到接近无为的状态,从太极图的边缘调整到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的状态。整体把握住身、心的双调整,才能建立起与《道德经》所阐述的场性和其他经文所阐述的场性接近的一种状态。当这个调整完了以后我们才能说心即《道德经》,身即道德场。心中有了《道德经》再颂起来那不就相应了吗?身即道德场,那么《道德经》的能量不就存在了吗?那么“太上心头坐”不就很自然的出现了吗?离开了炼己,调节心和身的前提,这个“恭”是盲目的“恭”,是虚“恭”,是假“恭”,这叫不恭不敬。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对多维空间的洁净、神圣,那种非常的圣洁的感悟太少太少,认为高维空间的东西也像我们这个空间脏兮兮的,什么东西拿过来都可以吃,可以喝。其实是错误的。在高维空间的任何能量和物质与我们有为世界的物质在很多方面是格格不入的,是难以相容的。你不将内部的、心灵当中的、身心当中的垃圾和渣滓主动的清理掉,这些能量和物质难以进入我们的内环境,就是摆在面前你也吸收不动、消化不了。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种现象。就像我们在泥巴地里干了活,双手脏兮兮的一样,拿一块蛋糕来,非常干净、洁白的蛋糕送到你面前了,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把手弄一弄、拍一拍才把这块蛋糕接过来。当认真时,吃之前肯定要先洗洗手。道理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恭”的实践不要把她小看了,她是一把钥匙,是每一部经文的钥匙。没有这个“恭”字难以打开任何经文的门户。不在这个“恭”的统领之下把身心调节到符合经文的场性状态,那么也难以进入其中,难以承载其中的能量。当然在“恭”上面可以更加广泛的展开来讲。所需要做到的内容的确太多。但是证道不离“心”、“身”两个字。也就在“心”和“身”这两个字上面放下有为,树立无为,放下有欲,树立无欲,就这么简单,几个字就概括了。但去实践是一个滴水穿石的功夫。通过这个“恭”,我们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能够接近无为,即已接近徼,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真心都出现在这种状态, 而心的欲念又调节到了与高维空间连通的允许值的水平之内,在这样的状态下那么这个“恭”才算是掌握了,并且调节好了,那么打开任何经文的场性之门也就容易实践和出现。所以这个“恭”字放在“恭”、“熟”、“忘”、“合”、“灵”五个字的首位,她的确是首要的,是一把钥匙。第二个字是“熟”。颂经文一定要读熟、念熟、诵熟。这个“熟”里面还有个“寻声”和“找音”的问题,也是一种技术。当然前面的“熟”,记熟了,念熟了,诵熟了之后你才能“寻声找音”。但是在边记边熟的过程当中也同样要注意“寻声”,找准“音”。因为颂经不是一般的技术,这个“熟”里面是一个特殊的技术。我们的声从哪儿来,是从我

道德经诵读方法(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4313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