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一、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二、授课对象:临床医学、预防、法医(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两种核酸分子即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功能及其理化性质的特点和应用。
三、授课学时
本章共安排3学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讲授安排如下:
1学时:概述+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和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中的第一部分: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2学时: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二部分: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和第三节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一点:信使RNA(mRNA)的结构与功能
3学时:第三节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二点:转运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和第二点:转运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和第二点:核蛋白体RNA(rRNA)的结构与功能及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和第五节核酸酶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核酸的分类、分布及生物学意义。掌握DNA和RNA的化学组成。掌握DNA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功能,RNA的一级结构以及三种RNA的功能。掌握DNA的变性、复性、分子杂交的概念。
难点:核酸的结构(DNA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几种重要的RNA的结构)
六、教学方法及授课大致安排
以讲授为主,授课结束前作适当的小节,帮助学生消化当天所学的内容,另外课前穿插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七、主要外文专业词汇
八、思考题
1、试比较两类核酸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
3、简述真核细胞的mRNA的结构特点和功用。
4、简述tRNA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5、什么是TM值?他有何生物学意义?
6、什么是核酶?他在医学发展中有何意义?
7、什么是DNA变性、复性、分子杂交和增色效应?有何实际意义?
九、教材与教具: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六版
十、授课提纲(或基本内容)
概述
Introduction
核酸(nucleic acid)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信息大分子。核酸可以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和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两大类。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Chemical constitution and primary construction of nucleic acid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nucleotide),而核苷酸则由碱基、戊糖和磷酸三种成分连接而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eoxyribonucleotide或deoxynucleotide),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ribonucleotide)。
一、核苷酸的结构
(一)碱基的种类:构成核苷酸的五种碱基(base)分别属于嘌呤(purine)和嘧啶(pyrimidine)两类含氮杂环化合物。DNA分子中的碱基成分为A、G、C和T四种;而RNA分子则主要由A、G、C和U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