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观安大道 贵州大道观考
摘要 贵州省城贵阳乃贵州政治文化之中心,城中有著名的大道观。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鲜相关于该道观的专题研究。大道观修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洪武间扩大整修,遂成为贵州道纪司之所在,且为明《道藏》的贮藏地,成为贵州道教之中心。清代亦有几次修整,但记载不详。民国以后,便再无修缮之举。民国28年日本轰炸贵阳,大道观亦在轰炸中被毁,历500年之贵州著名道观毁于侵略者之手。
关键词贵阳;大道观;道教
中图分类号 B957 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02-0130—4
贵州道教,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据文件所录,元代高道陈致虚,就已在贵州思南一带炼丹授徒了。明代郭子章撰《黔记》载日:“陈致虚,号观吾,一号紫霄上阳子。尝从缘督真人赵友卿授金丹妙道,遍游夜郎。至思唐和宣慰弟至阳子田琦,炼丹于万圣山岩壁中,后皆仙去。编注《金丹正理大全》数十卷。山顶石泉至今存焉。思唐,今思南府。”在遵义府亦有“赵炼士,绥阳赵家里人,幼有仙术。读书綦江之赶水,距家二百余里,朝往暮归。有石重千斤能挟之而行。殁后屡显灵异。土人立祠,祀之。祠前遗石犹存。”清修《绥阳志》记载文字和之相同,惟没有注明赵炼士生活年代。
宋元所属四川的播州宣慰司,即以后的遵义地域,在宋元两代亦建立了部分道观。如:“玄妙观,在宣慰司治东。宋嘉定间建,本朝洪武中重修。集真观,在宣慰司治西,元至正间建。本朝洪武末重修。冲虚观,在真州长官司治北,元建。本朝重修。”不论是在思南修炼的陈致虚还是往来于赶水绥阳之间的异人赵炼士,她们的活动范围全部在黔北一带,距四川不远。四川为道教起源地,其道教相对发达。和之邻省的贵州受其影响自当必定,只是这种影响起于何时已不可考,然最晚不会晚于唐代。
唐代贵州道教的活动范围基础全部在黔北一带,未见贵州腹地有道教活动之记载。及至元代,道教才在贵州腹地有了立足之处。地处黔中腹地的贵阳,于元代就建立了大道观等宫观。志日:“大道观,在治城中,元至正间建,旧名崇真。”自明代洪武十五年正月置贵州全部指挥使司,治贵州宣慰司以后,贵州的道教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明代贵州修造了一批道观。仅府城贵阳就新建有:“东岳庙,在青岩余庆堡,万历间建,道光二年重修。斗姆阁,在青岩城南门,天启中建,道光五年重修。”“玉皇阁,在四溪堡,明时建。”等道观。除了省城贵阳,地方州县也建立了_一批道观。如平越卫修建了著名的高真观,据载张三丰曾在此修炼。“高真观,在城内西南福泉山,明洪武初建。张三丰道人修炼处,后屡毁屡修,为此间胜地。”普定卫则修建有:“崇真观,在卫城南,洪武二十九年建。”明代贵州道教的发展,各地道观的建立,根据明代政府的宗教政策,就当设置道纪司。全国大多数地域设置道纪司之年为明洪武十五年。“洪武十五年四月辛巳,置僧道二司。在京日僧录司。在京日僧录司、道录司掌天下僧道;在外府州县设僧纲司、道纪司分掌其事,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道纪司的设置虽是管理道教的政府机构,但其官员是不领俸禄的。《明史·官职志四》对道纪司的官员的设置、官品及俸禄全部有具体记载:“府道纪司,全部纪一人,副全部纪—人。州道正司,道正_人。县道会司,道会—人。俱洪武十五年置,设官不给禄。”设置道纪司之文虽于洪武十五年颁布,然贵州却一直未设置。至明正统间,英宗以《道藏》颁
贵州观安大道 贵州大道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