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道理 “折腾”的道理.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道理 “折腾”的道理

  刘强东的“伐谋”  价格竞争分为战略性和战术性两种。作为战略的价格竞争,其实质是成本事先战略,即经过显著低于竞争对手的成原来实现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低价是以企业整体低成本运行能力为后盾,让不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在市场上消失。而作为战术的价格竞争,则是在并不具有成本优势甚至处于成本劣势的情况下,人为地降低产品价格,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换取市场份额,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价格战。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危险游戏,从局部和应急的角度来看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长远看其注定是非理性的、自我毁灭性的。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价格战是经典的“攻城”之举,但攻城也能够作为战略来使用,以攻城之名实施战略性进攻。此次“二东”之战,就是一场由刘强东提议的声东击西之战。这场所谓的价格战,成功吸引了消费者和公众的巨大注意力,但也因为极力营造的声势和实际的效果之间的巨大反差,冒着让消费者和公众根本失去“看戏”爱好的风险。以极端手段浪费性利用公众注意力,造成的后果很可能便是“养成”公众集体性的倦怠和淡漠。
  但在倦怠和淡漠之余,我们很轻易忽略刘强东挑起这场战争的初衷。
  刘强东深请互联网传输之道,她的好斗往往是一个有意为之的姿态,利用相当个人化、富于挑挑衅性的表示方法来换取巨大的广告效应。微博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示方法让对手不得不接招和回应,而对手一旦回应,就造就了一个万众瞩目标新闻。这种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引发巨大的传输效果,是她的对手——尤其是像苏宁这么的互联网后辈所不擅长的。
  但刘强东的真正意图并不止于做一次大广告和大促销。她选择苏宁为攻击目标,其意图并非只是想从苏宁那里抢用户。来自供给商和投资者的限制和干预,和京东综合实力的局限,决定了刘强东不可能甩开膀子打一场血肉横飞的价格战。开战后的态势已经显示,京东的动作相当节制,甚至有些拘谨。
  这场战争看似由刘强东挑起,其实并非一场主动攻击的闪电战,而是一场不得不打的自卫还击战。刘强东已经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苏宁的威胁。苏宁在资本上举债豪赌,以相当高的风险融来120多亿元的资金,就是为了快速实现苏宁去电器化、去传统化,成为中国最大的B2C电子商务企业。用苏宁自己的说法,就是要成为中国的沃尔玛加亚马逊。苏宁之因此这么做,恰恰是因为它看到来自京东等电商对手的威胁。假如不立即转型,苏宁现有的庞大的实体店就难逃为京东义务充当无偿线下体验店的命运,线上书店对实体书店摧枯拉朽的破坏就会在家电零售领域重演。正是看到了这么的威胁,苏宁转型的动机比任何时候全部迫切,用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来形容也不为过。但B2C电子商务被认为是一个只有唯一、没有第一的行业。苏宁易购和京东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一点是双方的共识。
  苏宁在仓储、物流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实力,而这正是刘强东的短板。京东融来的资金大量用于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销售规模越大,对仓储和物流的要求就越高,也就是说,京东处于边开车边修路的阶段。苏宁则反过来,它已经有路,它的问题怎样开好车的问题。就此而言,苏宁要比京东从容淡定得多.
  在资金实力上,苏宁一样含有更多的优势。京东一直是亏损经营,靠投资人的钱活着,而从投资人那里融来的钱相当大的部分又要用于追赶在基础设施上处于优势的苏宁。恰恰在这个

道理 “折腾”的道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