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场全球瞩目的中国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浩大工程正在以令人目不暇接的迅猛速度在神州大地展开。在信息教育的今天,如何作好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与推广应该要“重视观念转变,做好三个管理,用好远教资源”这样才能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228-02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成为重要资源,计算机与网络日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化已被全社会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作为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存在一系列的突出的难题。党中央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现“校校通”,以带动教育的信息化,在农村中学以“模式一、模式二和模式三”相结合为主。小学以“模式一和模式二”相结合为主,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2003年伴随着远程教育建设工程的全面铺开,农村信息化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不但使农村师生接触到了城市全新的资源,而且也是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的洗礼。信息化教育对于落后的封闭的农村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开辟理论的土壤,呼吸城市先进的理论气息
  由于农村的生活和办学条件艰苦,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使得信息显得很闭塞,先进的教育方法,教学理论和教育资源的得不到贯彻和应用,严重的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教育完美的解决了这些困绕,实现了足不出户知天下。
  
  
  信息化教育的主体是利用多媒体,有效的化抽象为具体,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使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充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模仿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同时,信息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现代媒体的运用,钻研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得教师的教导和传授方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信息化教育给我们带来了“转变与提高”转变了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转变了学习习惯;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生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