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开题报告.doc美术开题报告
篇一:美术课题开题报告
美术课题开题报告
《现代化进程对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影响及美术教育资 源拓展途径》
作者:向莉来源:湖北省教研室 上传时间: 2005-12-08 人气:
9078
一、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
人类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至如今的后 工业化信息时代,形成了与不同时代经济基础其相适应的时 代文化特色。同时,每个国家、民族直至地区在各个时代形 成的文化都具有个性特色,正是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
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
研究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是为了扫描民族 文化兴衰之轨迹,探讨振兴民族文化之路,该课题研究重点 是现代化进程对我省传统美术文化之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 尚未完全消除之下,处于信息时代发展时期,我们应该如何 面对美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 情趣。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文化重要特征之一的艺术发
展,虽然不能与时代完全同步,但绝不可能脱离时代,从原 始艺术到古典艺术至工业化时代的现代艺术,它和典雅和谐 的艺术背离,走向分化裂变之路,而作为艺术重要门类之一 的美术也并未游走于这个发展轨迹之外,可以推论也可肯定 的是,我国传统美术文化在这种“分化”、“裂变”和“横扫” 之后,满园凋零,满目苍夷,所剩无几。改革开放后,拨乱 反正,文化部门对民族、民间美术进行了抢救性的调查、整 理,但仅是一种史料性的归档工作,而对于传统美术文化的 受众审美影响,社会教化作用,以及在形成民族个性方面的 影响并未作全面调查研究。因此,我们将调查研究我省20 世纪至21世纪,传统美术文化门类、细目、作用、流传地 域和当前遗存状况。摸清盛衰根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美 术教育价值,以使宝贵的美术文化遗产变成振兴民族文化、
提高民族审美情趣的教育资源。
二、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调查、收集、对比、整理和研究现代化进程对湖北地 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 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珍视本土优秀文化遗 产。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尤其是在 视觉文化冲击成潮的现实氛围中,人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采
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因而导致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重视, 也就难以得到合理继承。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 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鸯,而对 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一是无知,二是采取漠视或鄙薄的
态度,他们成长的环境中,又有多少人能受到国粹和民族 民间文化的熏陶呢?他们的民族情结何以形成?我们也同 时看到,一个旧时代的衰退与一个新时代的兴盛过程中,新 的审美准则形成时难以避免时间落差,移风易俗的极端化使 得风俗中有积极倾向的节庆遭遇冷落,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 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衰减。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挖掘民族民 间传统美术文化的遗存,并
将其拓展为可资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是适时的和非常 必要的。
美术教育的独特性在于不是采用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 生动直观的器物和艺术品完成这一重要的教育使命。新的美 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 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因此,通过 整理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并通过教育的方式“解释”其 审美和道德意义,能使学生逐步了解与接触,鉴赏与学习地 方的优秀民族、民间美术,充分整理和运用湖北丰富的地方 传统美术文化资源,通过研究有效而多样的美术教育方式,
传播、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 其文化内化,感悟心灵,从而更加珍视民族美术文化瑰宝, 使其发扬光大。当前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 就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主张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 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这一追求也充分反映在我国 新一轮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均对此做了明 确的表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 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 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 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 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 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普通中小学美术学习绝不仅仅 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 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 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 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 贡献。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实际上是保持文化生态的 多样性,在此方面,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一种文化的 保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文化的拥有者学习知识 和将知识代代相传的能力,要
美术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