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仙居吊脚楼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从40年代至今的半个多世纪,我们在鄂西见过一些出色的吊脚楼单体之后,胃口被吊开了,我们希望能找到吊脚楼群,或曰聚落、村庄。第一处见到的吊脚楼群是湖北省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宣恩县高罗周家堡。接着访问了该州的咸丰县刘家大湾。这两处其实都是戏剧工作者先发现的。他们为了找寻具有土家风貌的戏剧外景,不惜到处奔走。
这两处吊脚楼群果然都很美,能“出戏”。周家堡比较疏朗从容,刘家大湾则紧凑完整,可谓各具特色。很可惜是周家堡紧挨公路,顶不住“现代化”的压力,被一些“摩登”房屋挤占地盘,逐渐丧失旧貌。刘家大湾幸好比较偏僻,除一些烤烟房破坏气氛之外――烤烟房是鄂西村庄面貌最常见的疮疤,其余都还能保持原样。正面一列6个龛子,参差排列;进深可数出
3排,顺坡而上;坡上树木繁茂,形成很好的“座山”。“左青龙”曾有寨门,已被拆,有汽车路闯入院内,但幸并非干道。“右白虎”是一片有合抱趋势的缓坡。最好是正面的“案山”,那是一带姿态丰富的“山子石”,再高明的山子匠也堆不出这样的山子石来。更妙的是山子石以竹林为背景,珠联璧合。房屋正面与山子石之间,本来是宽敞的院坝,但前一阵子“以粮为纲”的口号容不得院坝,统统变成了秧田。村民在院坝里办红白喜事娱乐开宴的权利被剥夺了,连晒谷打场也无法举行,且别说闹个迎神赛会,即使正儿八经搞革命宣传也没个地方。靠在院坝里“开荒”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出这主意真要点想像力。好在近年不仅有剧团光顾,也不断有慕名而来的访客,村民们不由得产生自豪自信,逐渐重视这份遗产。
我们找寻土家族本色聚落的愿望并未落空,整个恩施自治州各县都有。例如,有“干栏之乡”美称的咸丰县,全境干栏群为数众多。我们找到了当门坝、王母洞、水杉坪、五谷坪、巴西坝、白水坝、马河坝、龙坪、水坝、蛇盘溪、晓溪、大村、小村、四大坝……都显得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全境除县城之外,几乎很难找到大片不伦不类的“现代化”建筑。咸丰全境能保持这付模样,是土家族的传统有幸在此地此时表现生命力,而且很可能焕发青春。只要没有人为的误导、摧残,咸丰县或许会向全人类昭示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咸丰县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态,全境森林覆盖率达到
40%以上,而土家同胞恪遵祖宗遗训:“斧斤以时入山林”,所以能为全县人民提供足够的木材,使大家能够享受居住最现代化的“生态房屋”――天然木材吊脚楼――的幸福。咸丰县政府居然有足够的信心,出台一套开明的政策;鼓励人民构建新的吊脚楼,并在经济上予以补贴。当全国森林遭受重大灾难,处处闹“木材荒”时,咸丰县竟能达到如此良好的生态平衡,不但可能举国无双,而且堪称全球罕见!
鄂西“施鹤八属”,南四县――咸丰、来凤、宣恩、鹤
人世仙居吊脚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