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非法集资的原因、难点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在我国一些地区频繁发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有的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在投融资方式多样化、复杂化和信贷收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做好预防和处置工作,有效遏制非法集资高发势头。本文在对各地非法集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非法集资形势分析
(一)当前非法集资形势
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部分行业资金进一
步趋紧。一方面导致民间借贷更加活跃,另一方面过去潜在的一些非法集资活动因资金链断裂无法付息还本,案件风险加速暴露,形势十分严峻,有关部门的处置任务十分艰巨。
(二)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特征
。非法集资主要以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以投
资、生产经营项目等为载体。参与者主要为熟人、亲戚朋友
之间层层介绍扩展,自成集资网络,除非资金链断裂,否则
很难发现。
。非法集资利息一般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提供了机会。有的达到了月息20%,有的甚至许下半年翻番的投资承诺。在集资活动开始初期,能按“允诺”的回报让参与人获得实惠,进而利用参与者做“活广告”四处宣扬,不断扩大集资规模。但实际上,支付给广大参与者的所谓高额回报,是参与者自己和后续参与者集资的钱,并非获利返还。
、熟人。基于相互之间的信任,非法集资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往来无收付款凭据、无账目记载。有的在凭证上只做手工记录,简单记明集资的时间、金额、经手人,给司法部门侦办带来很大难度。
。集资群众既有收入较高有一
定风险防意识的公职人员,又有中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参与
积极性高。有的案件案发后部分参与人甚至向公安机关出具谅
解书,表示参与该集资是自愿行为,希望公安机关不追究组织
者的刑事责任。
。近期曾发生一起案例,其募集方式主要通过网络界面操作。许诺资金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回报按投资额翻番,投资人如推荐发展下线,按投资额的25%提成。这是典型的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传销为手段,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的非法敛财活动。
二、原因分析
(一)投资渠道狭窄
以资阳地区为例,近几年来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手持货币增多。调查显示,2010年资
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8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52元,%;2010年资阳市
,比2005年增长47%,城乡
居民拥有的财富呈快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利率较
低,加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素,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
而其他如股票、房产、期货等理财项目相对门槛较高、耗时
多、专业性强、风险大,客观上为“高息、高回报、低风险”。
(二)“暴利”“从众”心理使非法集资呈多发趋势
这里分析一起案件其参与者主要是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
风险防意识的公职人员。但在集资者鼓吹“高额回报,见效
快”,“钱生钱、利滚利”,投资“风险小,获利高”等诱惑
下,他们将理性投资意识抛之脑后,甘冒风险参与到非法集资
活动中。可见,暴利驱动是参与者失去理智的重要诱因。
另外,参与者的从众心理,特别是亲朋好友之间,大
当前非法集资的原因、难点与对策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