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中草药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基于土家族地域特点的中草药定稿.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文中草药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基于土家族地域特点的中草药定稿.doc中草药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基于土家族地域特点的中草药
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回顾土家族药物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对土家族聚居区 内的地理、气候特点、中草药资源分布、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土家族地域特 点的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出构想,以期为土家族中草 药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家族;中草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土家族是我国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带一支的 少数民族,其历史悠久,古称“乌蛮”、“土人”、“巴人”等, 现有人口 630余万。土家族聚居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山 高谷深,岭谷相间,地处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由于其独特 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药用资源及独特的地理位置,被誉以“天 然民族中草药王国”和“华中的天然药库”的美称。由于中 草药具有很大的药用经济价值,对其实施合理的开发利用有 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对改善 和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回归自然”呼 声的日趋强烈,传统医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正 迅速发展成21世纪风靡世界的朝阳产业,然而,由于诸多 原因,具有土家族地域特点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并没有及时有 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如何结合自身的地域资源优势,
合理利用与开发出土家族聚居区内的道地中草药资源,使之 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已成为当前土家 族新农村建设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和稳步发展的一个 重要课题。
1土家族药物发展简史土家族医药源远流长,土著先民 繁衍生息。即使是在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民族医药仍 在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土 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土家族医药多散在于历代医药学典 籍及本草专著中。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的 《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盛产于武陵山区的雄黄、水银记载; 晋代的《本草经集注》出现了土家族药物的鉴别特征及道地 产区的记载;在盛唐时期,土家族药物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宋代则在用药及贮藏等方面颇具民族特色;明代,仅《本草 纲目》收载的土家族药物就多达60余种;清末至民国时期, 鄂西名医秦子文所著《中草药考证》是研究土家族药物的重 要资料。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医药学专著当首推汪古珊的《医 学萃精》,该书集清末之前土家族医药学之大成,成为研究 土家族药物的重要典籍。新中国成立后,田华咏、杨德胜等 分别编写了《土家族医药学》、《土家族药学》,从土家族药 物的命名特点、分类、性能、采集、用法及常用药物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收载药物分别高达262和380种, 涉及80个病名,是研究土家族药物理论和指导临床应用的
重要书籍。
2土家族聚居区的地理气候特点、中草药资源状况
1地理气候土家族聚居区地处荆楚文化西偏,巴蜀文
化东陲,为西南蛮夷之楔尖,属云贵高原东部平行岭谷地貌, 武陵山横贯东西,长400多km,总面积约10万km2,这里 地貌类型多样复杂,高山、丘陵、平坝、河谷纵横交错,海 拔落差悬殊较大,最高贵州铜仁境内武陵山主峰梵净山凤凰 山顶海拔2 570. 5m,最低海拔不足100m [1—2]。属北亚热 带大陆季风气候,具有雾多湿重、雨量充沛等气候特点,为 众多的药用动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真可谓 “天然民族中草药王国”,如有

论文中草药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基于土家族地域特点的中草药定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1-03-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