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的乡居生活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我自2008年4月搬到乡下居住,带着我的四只猫。这个所谓的“乡下”,在一个镇子的北部边缘,镇乡结合部,屋子的西边有一大片稻田,我就与这片稻田做着邻居,每天都看到它,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过不多久,稻田没了,变成了高档别墅小区,别墅售罄,建成三年来却无一人入住。屋子的南边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菜场,菜场里外到处是垃圾,脏兮兮的小孩就在街上拉屎撒尿,下雨天的时候,污水横流。与我一街之隔,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村庄,从窄小弯曲不起眼的小路走进去,村子里的屋子一幢连着一幢,一样的钢筋水泥屋子,一样的空空的院子,村子后面的河水污秽不堪。村子里有一座庙,供着一个人叫“张霖”。每年的四月,村里人要为这个“张霖”举行一场持续三天的庙会,村前村后到处摆着摊子,没有一个摊子是有意思的,全是劣质衣服鞋子袜子皮带……你想象中的本乡本土的手工艺品,不可能出现。庙里挤得水泄不通,女人们都很兴奋,不停地唱歌祈福。她们唱的歌要么是流行歌曲,要么是沪剧中的“燕燕做媒”等,与这庙会绝对无关。你问所有的人,这庙里供的“张霖”是谁
?有什么样的故事?没有人答复你。因为没有人知道。我们很可怜,我们的生活其实与过去断了,现在的生活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我从1994年正式写作起,一直与写作这项工作做着抗争,并不是全心全意为这工作付出,也不想为这工作负责。这种心理很奇特。事实证明,这种心理其实是受内心的某种预卜所驱,到了2006年,我身心俱疲,我已没有力量写下文字。我不是一个有智慧能力的人,不能够在社会里如鱼得水,甚至无法与大多数人和谐相处,我所具有的能量只够为家庭使用。我总是在问自己:是否继续写下去?我的精神和身体能够为写作再付出吗?2007年我决定不再勉强写作,这个决定让我如释重负。但是到了2007年的年底,我推翻了这个决定,并下定决心此生为写作要努力不懈。于是我搬离了城市,居住到了乡下,我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有一个朴实安静的地方,我需要休养生息,修身养性。既为写作重新积聚能量,也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积极的内容。
但我很快就对这里失望,首先稻田没有了,周围许多肥沃的良田都成了商品房,看不到大片的菜地和水田中的白鹭,我甚至很难见到萤火虫,也不再听到热闹纷繁的蛙鸣。这里缺少传统的延续,也没
我与我的乡居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