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状与发展
走近红炭山
一、引子
在闽西绵延不断的青山翠岭中,在龙岩这块孕育过革命种
子的红色土地上,有一个煤炭企业,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正在迅
速崛起。它就是福建省红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企业,因为它于年月
日刚刚挂牌、宣告成立。然而,它又是一个经历了世事沧桑,
有着漫长发展道路的“老”企业了。因为它是由龙岩矿务局、苏
邦煤矿、永定矿务局、漳平煤矿四个原省属局矿合并、组建而成
的。公司整个改制组建过程由原龙岩矿务局局长、福建省煤炭
工业(集团)公司董事、现任红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执行董
事、总经理、法人代表陈胜利同志总负责。龙岩矿务局始建于
年,是一个历史悠远的煤炭企业,在刚刚跨进世纪的时
刻,这个老企业又焕发出了青春活力。
我们准备跟随着陈胜利从龙岩矿务局局长到福建省煤炭
工业(集团)公司董事、红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
总经理的人生历程,以龙岩矿务局的发展为主线,去探索企业
的发展历程。让我们走近红炭山、走近他们的班子、走近他们
的职工,去探寻一个企业的成功之道,去看一看那在煤海中奋
斗的人生故事吧。
二、企业概况
合并组建红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前的龙岩矿务局始建
于年,它位于龙岩市西南的红炭山,其矿区遍布龙岩市新
罗区的多个乡( 镇、街道),拥有翠屏山、苏一矿、坑柄、田螺
形、红一矿等对生产矿井。拥有厂、水泥厂、王庄综合养
殖厂等多个多种经营实体。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宜、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直达矿
区。储量丰富,年产设计能力为万吨,是福建省永安、天湖
山、龙永三大煤田中的一部分,是福建省的重要能源基地,对福
建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龙岩矿务局煤田位于龙永煤
田的中段,产于下二叠统童子岩组之中,为薄至中厚煤层,煤质
较好,以生产无烟煤、块煤而著称。尤其是翠屏山矿煌坑柄矿
所生产的优质块煤更是驰名海内外,坑柄矿曾经是福建省惟一
的优质块煤基地。
经过龙岩人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红炭山矿业公司既
拥有生产各种规格优质块煤、煤丁及粉煤的能力,同时又大力
实施了“煤与非煤并重”的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火工炸药、水泥
建材、机械加工制造业、宾馆餐饮服务业、大型现代综合养殖
业、复合农肥业、商贸超市业及纸品加工业等,已成为煤与非煤
并重发展的综合型企业,拥有职工万多人。
众所周知,在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
过程中,最典型地体现出计划经济特色的煤炭企业受到了最猛
烈的冲击。煤炭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能源工业,长期
以来都处于国家计划的严格控制之下,一旦这种控制被解除以
后,那种无所适从和陌生感就是煤炭企业面对市场的全部感
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煤炭企业包括大型的国家统配矿都难
以维持生存,纷纷落马,或者是惨淡经营、举步维艰。曾有过的
繁荣景象变成了冷清萧条,真是今非昔比啊!
作为省属地方煤矿的原龙岩矿务局,其发展道路更是碰到
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企拥的外部生存环境、发展空间
受到了来自外力的挤压,企业内部又面临着矿井老化、资源枯
竭、资金短缺、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龙岩矿务局在坚强有
力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依靠有效的改革与管理,狠抓内部挖
潜,依靠科技兴煤。抓减员增效,抓质量管理,抓销售,抓成本
管理,抓资金管理等等。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
了企业综合实力、经济效益、利润及职工收入等各项指标,呈现
逐年稳步递增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储备了充足的发展后劲。
年以来,企业利税、生产能力、综合经济实力、经济效益,都
遥遥领先于全省同行业,连年位居“福建省煤炭采选业榜首”,
跻身于福建省企业“强”行列。年企业总产值比上年
翻了一番,上交利税也增加倍,比上年翻了一番,完成年计
划的,职工人均收入达元。年,企业经济效
益再上新台阶,企业利润比年翻了两番,遥遥领先于全省
同行业其他单位,占全省个煤炭生产单位总利润的
创下了建矿史上的经济效益最佳纪录。
龙岩矿务局迅猛的发展使它在众多的煤炭企业中脱颖而
出,后来居上,成为煤炭企业的排头兵、领头雁。正是这样的发
展才为龙岩矿务局赢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组建红
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龙岩矿务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矿区的
两个文明建设交相辉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取得了“双轮齐
驱、双果共摘”的良好成就。企业连续保持被福建省授予的“省
级文明单位”称号。矿务局的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
育、综合治理等工作连年受到表彰,思想政治工作跨入全省先
进行列。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面貌焕
《我与我的企业》生活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