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胶州四中政治组殷玉梅
从信息论观点看,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教学语言为主要媒体来传递信息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就是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语言应具备以下特性:
一、科学性与生动性兼顾。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认为,既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指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形式中使用的语言,就应该用准确的语言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力求遣词造句、判断推理准确,符合科学性要求。毋庸置疑,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且已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笔者认为,科学性和生动性要二者兼顾,不可偏废。当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的“平等首席”,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主义,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位子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活动中来。教师应该寓语言的生动性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之中,并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突出趣味性,促使学生精神亢奋、思想活跃,使学生能对教学内容产生“海绵吸水”效应。这既符合了大教育家孔子“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也符合了教育心理学“可接受性原则”。否则,片面追求学科的精确性而缺乏生动性,必然会导致枯燥泛味和空头说教;片面追求科学性而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违背教育“育人”的本质。
二、规范性和创造性并重。"师者,示范也",教师的语言有示范性,规范、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语言营养,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在规范性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应该灵活,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优秀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或教学口才,不仅仅只存在于其高超巧妙的表达形式,而且还表现于其深刻独创的讲课内涵。一般来说,这种内涵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能创造性地利用本身渊博的知识,独到地处理教学内容,且能合理拓展,左右钩连,举一反三;表现在教学时不仅仅传授知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学会思索,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个性,陶冶理想情操;表现在教师能将人生观、世界观天衣无缝地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之中,能巧夺天工地将课堂教学实践升华到一个非凡的高度和崭新的境界,从而真正地彻底地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
三、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出色教师的教学语言除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外,还应当具体、形象、生动。这就要求赋予教学内容实质以完美的外在形式。一般来说,理科的教学侧重逻辑性语言,文科则偏重形象性语言。高明的教师尤其注重二者的完美结合,借助逻辑性的教学语言保证表述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借助形象性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加深印象和促进理解,达到"形""情"兼备,言简意丰。
四、启发性与归纳性互为促进,强化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语言方式上的启发性可以通过以下五种途径得以实现:巧问、巧点、巧停、巧示、巧例。经过启发学生的认知可能一盘散沙,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适时的画龙点睛,归纳总结,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掌握知识的本质,进一步深思默记,并灵活运用。
那么,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具艺术性呢?
首先,要勤刻苦钻研业务,及时调整和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具备艺术性的基础。当前这个时代,知识陈旧率的速度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新思想、新知识、新信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