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材料
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历史文化之乡
太原市XXX区XXX街道位于太原东山丘陵地带,区域面积27. 63平方公里。解放太原的 第一枪就从这里打响,著名的太原解放纪念馆也座落在这里。目前该街道共辖13个行政 村,5个社区居委会。共有5035户,12561人。由于该街道属城乡结合型街道,所以另有 暂住人口 3. 1万余名。2006年,全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6228元。
(一)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街道改革开放的H益深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 事业的迅猛发展,健康向上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 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方面是继承发扬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是创新发展特色民 间文化项目。通过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使本地区固有的民间文化活动在更高的层次上得 到了广泛普及,使具有时代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日臻完善,呈现勃勃生机。据目前调 查统计,XXX街道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文化活动剪纸、面塑、秧歌、社火、书画、票友班 等,经常参加其活动的人数已达1500余人,已占到全街道人口总数的12%以上。而经常参 加摄影、艺术体操、歌唱、乐器演奏、太原锣鼓表演等文化活动的人员同样也达到了 1500 人之多。XXX街道XXX村百人锣鼓队、百人霸王鞭队、百人腰鼓队和东华苑社区的百人合 唱团,不仅长年坚持活动,并多次代表市、区、街道参加省里的大型文化活动,今年春 节、元宵节期间他们的背棍、铁棍、霸王鞭曾代表本区到省政府进行慰问演出,受到一致 好评。XXX街道XXX村、东华苑社区的“夕阳红”秧歌队,都是年过五旬的中老年妇女组 成,他们像经营自己的家庭一样,经营着这两支队伍,她们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为广大 群众带来了不尽的欢乐。更可喜的是,通过走“一村一个重点活动项目”的新路子,不仅 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并且还通过这些活 动,密切了党群、干群、邻里关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生于斯、长于斯且具有一定水准 的文化活动骨干分子。“一花引来万花开”。现在,XXX街道已有象模象样的锣鼓队18 支,完全可以拉出去的民间文艺表演队12个,具有一定水平的艺术体操队、秧歌队8 家。小枣沟村的威风锣鼓队,名震三晋,走进了北京城。由于有了这一大批民间文化活动 积极分子,在历年省市区组织的各项民间文化活动比赛中,XXX街道屡屡荣获大奖。因 此,XXX街道继“经济强街”之后,如今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文化大街”。
(二)
说到XXX街道的民间文化活动,有这么几个人是不能不提及的,因为他们为本街道民间 文化活动的开展、普及、提高做出了巨大努力和卓越贡献,功不可没。
常全福:63岁,10岁时开始接触美术,50余年笔耕不辍。200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山西分会,2006年2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2000年和2007年他 先后两次在本街办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还在太原市举办了个人画展,曾受到广泛好评。 2005年参加全国群星奖评选,获得山西地区提名。2006年他的国画《太行雄姿》在全国 第五届山水画展上荣获创新奖。另有多幅作品在国内报纸杂志刊发,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友 人收藏。2003年10月,他把美术作为一种产业,在太原市古玩城开设门店开始专门从事 山水画的研创活动。
崔广林:75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