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材料.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材料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材料 XX旗地处"XX"是发祥于XX旗大地上的一朵艺术奇葩。她是中国现代史上XX旗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共荣的象征,同时反映了XX旗古老神奇、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底蕴。1996年,XX旗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XX年,民间音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XX艺术的形成 XX产生于鄂尔多斯地区,更确切地说XX发源于鄂尔多斯XX旗。据史料记载,清朝初期,国家出现了一统局面,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地区逐渐形成了蒙汉杂居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蒙汉两族群众不仅在经济生活方面进行了密切的交往,而且在文化生活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民间音乐的交流,则是两族群众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XX旗的蒙古族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不断完善,在艺术上成熟起来,逐渐形成了曲调舒展、优美,节奏清晰、明快,结构短小、精干的短调民歌,不仅深受蒙古人民的喜爱,也深受当地汉族人民的喜爱。久而久之,一部分好听又易唱的民歌就被一些汉族的歌手和乐手们学会了,于是他们便把一些短小、整齐,而又适合汉语演唱的曲调移过来,按照汉族的爬山调和山曲所具有的即兴填词的办法,随意填词演唱,这便形成了XX的雏形。经过不断的实践完善,使之逐步形成为一个蒙汉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独具特色的新歌种--XX。二、XX的特点及发展情况 XX的音乐体裁属于小调类型,其旋律特点是音域宽、大跳多、高音多、切分音多,因而曲调高亢洒脱、舒展流畅、优美动听、情感炙烈。音乐结构具有方整性和周期性,多数是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曲式,由于对歌双方即兴填词,常常一曲多词,曲曲调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可叙事,亦可抒情,多数曲调属于中性。XX歌词内容广泛,反映现实生活特别及时,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 1996年前,XX主要流传在XX旗境内,演唱也基本上是群众的自发行为,农牧民在山野田间或庭院房舍内自娱自乐地演唱XX,十年"文革"期间,XX几乎销声匿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XX演唱又在XX旗开始了复兴。1983年,伊盟文化局在XX旗举办了全盟民族汇演,在汇演中推出了王金娥、朱俊兰等一批优秀歌手。从此XX不仅在准旗得到了广泛传唱,而且在全盟各地得以传唱,登上了文艺舞台,引起了区内外文艺界的瞩目。20世纪90年代,盟、旗文化部门不断组织民歌演唱活动,这些活动有力的促进了XX的不断发展。XX如今已唱到临近省区,一些XX歌手已经登上了屏幕,甚至在全国性的文艺活动中亮相获奖。在XX旗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下,1997年,XX旗成功举办了中国·XXXX艺术节,截至XX年已非常成功的举办了5届,受到了广大群众和艺术同仁的普遍欢迎。旗人民政府于XX年9月召开了规模较大的XX艺术学术研讨会,自治区、市、旗众多著名艺术专家、学者和歌手、乐手到会,畅谈了XX艺术的生成由来和发展规律,并展望了XX艺术的辉煌未来。同年10月,建立了XX旗XX艺术研究所,填补了XX旗对XX艺术研究工作的空白,彰显了旗党政领导对属于自己的土根文化的重视力度。三、XX的代表人物及取得成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音乐的发掘、继承和繁荣,XX也受到了自治区和盟市的高度重视和评价。期间,涌现出了大批为XX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和民间演员。1964年,在全国文艺调演中,XX旗汉族青年女歌手张美荣就以一曲优美的《西山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dwiirh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