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赤壁赋课件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惊涛峭壁铸瑜志;
两赋一词见轼心。
猜一地名,并说出与这地名相关的三篇文学作品的名称。
王小丫
1
赤壁赋
宋·苏轼
2
学习目标
,背诵全篇;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写法特点;

3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昭、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4
苏轼 (1037-1101 )
5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 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及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 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情,深 受民众拥戴。
6
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7
“武赤壁” 与 “文赤壁”
赤壁,山名,一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一般认为孙、刘在此破曹操。一在今湖北黄冈,即苏轼游览处。有人认为苏轼把黄冈赤壁误作孙、刘破曹操处,其实他并没有弄错。苏轼在《书〈赤壁赋〉后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分别以“传云”“人道是”指黄州赤壁是孙、刘败曹之地,并非肯定。由于两山名同称“赤壁”,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
8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但他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为什么?
9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10

赤壁赋课件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幻影
  • 文件大小1.94 MB
  • 时间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