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
——我的教研故事
自课改以来,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从最初的茫茫然找不到头绪,到现在的渐入佳境,我们尽情地体验着新课改带给我们的种种希望与激动,带给我们的感悟和反思,在这一段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中,我们付出了许多辛劳和汗水,期间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值得我们回味。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确立不断改革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新形势的发展,才能不被这个时代,不被我们的学生所淘汰。
社会需要合作精神的人才,教育在其中将扮演关键的角色,学校教育也就成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人才的第一阵地。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顺应时代需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对于改善课堂内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小组合作”教学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专门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合作学习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共同合作。在语文教学中我常试从以下几点来运用合作学习,使其真正的达到效果。
一、首先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凡事都得有个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样的,得给学生一个规则,按照规则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第五册能说会道《花草树木过冬》这一个内容时,就要求各小组成员先独自思考,想出自己最好的办法,然后以小组合作讨论,各小组讨论后综合大家的想法,拿出各小组最好的方案,由各小组汇报员向班上汇报,这样得出来的方案是人人参与得出来的。这样既激发了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又锻炼了同学们独立思考与合作的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要使学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小学生性活泼好动,老师面向全班学生教学时,那些注意事力易分散、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走神;但当两人面对合作时,学生就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他们的注意力更能集中,情感更投入,兴趣更浓。如互当“小老师”,孩子在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中转换,体验当老师的成就感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在教学中,注意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机会
1、在检查课前预习效果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
我在上每节新课之前,一般会先给学生出示几个预习提纲,将生字、新词的掌握,课文读通、读懂等任务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将预习的成果在小组中予以交流。这样不但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丰富了课堂教学
我的教研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