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害事件从混乱到有序.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害事件从混乱到有序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到1000万的住院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严重者可达25万到50万人。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约为10%~20%,其中5%的患者因此而死亡,药品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死因的第四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2001年12月1日 开始实施的《国家药品管理办法》为此作出了相应的规定。12月中下旬,北京多家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联合发起的“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宣言大会”通报,北京将在所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
  
  权利和利益
  患者与医疗机构的纠纷是经常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又加重了其中的复杂性。北京药监局安全监管处副处长丛骆骆向记者强调:“患者经常把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造成的危害及医疗事故混为一谈,认为不良反应是医院或企业的托词。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澄清概念。”
  “不良反应是不可预知的”,北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邓培媛说,“它就像很多大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更为专业的解释是,“药品不良反应”又叫“不良事件”或“药害事件”,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这等于说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将与医疗机构、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无关。如果这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又将是什么?
  不良反应对当事人肯定是不幸的,但“它的发现应该是对全体用药人群的保护。”邓培媛介绍道,“2000年底,国外发现了PPA的严重不良反应,我们也立即停止了这类药物的使用;对西安杨森的西莎比莉,我们发现国外已经报道有严重不良反应,也马上下文,要求药店停止销售,仅限在医院主治医凭药方限量使用;2001年,德国拜耳打电话说拜斯停这个药在国外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提出停止在中国使用,我们也立即下文收回。这些情况证明了不良反应的监测对全人类都是有益的。”
  “一种药物的研发即便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科技含量也很高,但临床实验的样本相对于上市后的广大人群毕竟太少,两三年的研发时间相对于一些药物不良反应10年甚至20年的潜伏期也显得太短,所以不良反应是无法避免的。”但莫名其妙地成为药品实验者的患者将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他至少对此应该有获知的权利,然而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邓培媛认为,医务人员都会向患者讲明哪些药物对他造成了什么影响,并提醒患者以后用药时注意,但当记者说出北京市2001年出现了10起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事件,其中两例是由中药注射剂“葛根素”造成的时,她显得极为惊讶,强调“2001年整体的统计还没开始,第四季度的报表还没启动。我们的

药害事件从混乱到有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