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16分) (共4题;共16分)
1. () (2019九上·鸡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深秋的红叶,令人陶醉。于是,当秋风劲吹之时,许多人去踏秋赏红叶。
然而,红叶在春天蒙芽时并非红色,至少不那么红。经过夏日阳光的爆晒,经过秋日寒霜的磨练,经过秋风无情的鞭笞 , 也经过雨露的润泽,红叶终于成为名符其实的红叶了。
一个人的成功也一样,都要经过种种考验与磨难。没有人天生就能够走红。正如俗话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煮在锅里的大虾只要火候到了,不红都不行。
(1) 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欲速则不达。
(2) 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鞭笞
润泽
(3)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7分) 默写古诗文及对联名句。
①________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 (杜牧《 赤壁 》)
③________ ,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④________ ,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
⑥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 。 (《杭州岳墓对联》)
⑦舟已行矣,而剑不行,________ ?(《刻舟求剑》)
⑧安不忘危,________ 。 (《汉书·陈汤传》)
3. (3分) 专题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1) 阅读下面的诗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请你归纳“雁”和“燕”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仿写句子。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 有的灿烂盛开。
(3)语文综合性学习。
兰亭中学校报开设了一个新栏目——《青春的舞台》,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展示个性和才艺。
假如你担任该栏目的主编,请围绕“青春”的主题,为该栏目设计一段卷首语。
要求:表现栏目创意,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卷首语:
4. (3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趣读《西游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甲组同学发现《西游记》的回目名称有对称美,比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据此规律,请你补全第二十六回的回目名称“ 观世音甘泉活树”。(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
A . 半山中八戒争先
B . 猪八戒义激猴王
C . 孙悟空三岛求方
D . 圣僧夜阻通天水
二、 阅读理解(61分) (共7题;共61分)
5. (2分) 名著阅读。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受。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 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
(2) 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做简要分析。
6. (5分) (2017·广东模拟)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题。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语文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