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栅格及发展措施及启示.doc全球信息栅格及发展措施及启示
简介
1、栅格的基本概念
栅格这个名词是从电力输电网而来的。由于电力资源有 电力栅格,人类可以很方便的从墙上的插座获取强大的电力 资源。人们设想把自己的计算机插入信息栅格,像获得电力 资源一样获得所需各种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
我们还可以对栅格的概念进一步解释,帮助我们对全球 信息栅格理解。从空间拓扑上看,栅格是由一组纵横交叉的 线连成的几何图,从物理存在上看,有提供电力资源的电力 栅格、帮助判别地理位置的地图栅格、由各种交通工具和道 路组成的运输栅格、描述高性能计算项目的分布式计算设 施,称作计算栅格,计算栅格是分布式计算设施,将互联网 上分散做各种资源(计算、存储、软件、信息、短识)连接 起来,为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利用栅 格可以共享资源、协同工作,栅格大小可以是单一的一个小 组,也可以是项目的集群栅格,直至为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用 户提供服务,称为全球信息栅格。
栅格的定义是由美国的伊恩福斯特(Ian Foster)在1999 年出版的《栅格:未来计算结构的蓝图》一书中提出的。Ian Foster是美国阿岗(Aigonne)国家实验室资深科学家、美
国栅格项目领导人。他为栅格所下的定义是:栅格是构筑在 Internet ±的一组新型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 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 员和普通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
2、栅格的时代背景
(1) 开发全球信息栅格的原因。
在全球信息栅格之前,美国国防部已有C4ISR指挥信息 系统,该系统为增强美军战斗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儿次 较大的实战中美军发现该系统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
C4ISR指挥信息系统没有实现全球网络化;
C4ISR指挥信息系统没有实现对大量战场信息的加
工;
C4ISR指挥信息系统无法实现设备兼容。
(2) 1999年9月,美国防部主管信息办公室首次提出
“全球信息栅格”概念。
所谓全球信息栅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简称 GIG,就是由可以链接到全球任意两点或多点的信息传输能 力、相关实现软件和对信息进行传输处理的操作使用人员组 成的栅格化信息综合体。GIG是全球互连的,用于收集、处 理、存储、散布信息并能根据作战单元、决策人员和支持人 员的要求来管理信息的集合。GIG包括自有的和租借的通信 与计算机系统以及服务、软件、数据、安全服务等其他获取
信息优势所必需的有关服务,此外GIG还包括美国全国性安 全系统。GIG为所有作战地点提供性能,它还提供了与联合 部队、盟国和非国防部用户与系统的接口。
2001年9月,美国防部在《网络中心战报告》中提出了 建设'‘全球信息栅格网(GIG) ”计划。该报告指出:“全 球信息栅格网”是在全球范围内工作的一个超大规模信息 系统,它能提供一整套增值功能来支援信息处理、存储与传 送,并实现人网互动、网络管理、信息分发管理、信息保障 等功能的最优化;这些功能“充分交织、融合,以实现大系 统之互通”,以实时方式和真实图像向所有官兵提供全面的 态势感知能力。根据美国防部的计划,到2010年GIG将初 步建成,预计最终将于2020年建设完成。
“全球信息栅格” (GIG)就是一个将美军在全球范围 内的传感器网、计算机网和武器平台网联为一体的全球性信 息化作战空间网。它能根据每个用户的需求,向其推荐信息 和作战知识,为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提供数据。
“全球信息栅格”将作为美军未来的数据中枢,《2020联合 构想》的实现载体,是未来战争能否从以武器平台为中心转 向以网络为中心的关键,是网络中心战的"神经中枢”。
“全球信息栅格”具有全球互联、终端对终端的信息传 输能力,可应作战人员、决策层和支援人员的需要对作战空 间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贮存和分发。'‘全球信息栅格”
拥有向所有的行动地点(包括基地、机动平台、部署地点、 兵营、哨所等)提供所需作战空间信息的各种能力。它可以 通用作战图像的形式向作战部队提供战场态势信息。美军认 为GIG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实现全球的信息 无缝链接和信息共享,进而全面实现互操作。但美军也指出, 网络中心战不是将战争移交给网络,它是通过GIG更有效地 利用战场信息和战争资源使部队的作战能力得以最大的发 挥。
全球信息栅格将把世界各地的美军指战员连接起来,在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为他们提供联合作战所必须的数据、 应用软件和通信能力,以获取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支持 “网络中心战”。
全球信息栅格包含三个交织在一起的组成部分:传感器 栅格、交战栅格和信息栅格。传感器栅格可以被视为安装在 信息栅格上的传感器的集合;交战栅
全球信息栅格及发展措施及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