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的德国人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在人类历史繁星闪烁的天穹里,一些伟大的名字都和一个位于欧洲中心的国家――德国联系在了一起。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马克思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俾斯麦说:德意志的利益高于一切! 爱因斯坦说:E=MC2 。黑格尔说:没有激情就难以完成任何伟业。
事实上,德国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笔迹总是那么凝重而深刻。这个民族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他们以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并引以为豪。事实上,精确而合理的种种安排总是能让德国社会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稳步前进。即使在遭受外部环境的巨变之下,德国人仍然能保持着一种本能的坦然。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人们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与德国经典哲学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以及二战期间由德国海军元帅邓尼兹发明的“狼群战术”等,都在企业中不断得到应用。
德国人看上去大多不苟言笑,人们可能会觉得他们不易相处,缺乏弹性。其实德国人和中国人最大的不同是,在他们眼里任何事物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因为德语是一门复杂而精准的语言,它的语法和词汇不可能出现模糊。而在中国人眼里,除了黑白之外还有更多层次的灰色。英国人处理工作中各种关系如同政客;法国人则把生活带进办公室;亚洲人干起活来不要命;而德国人工作和生活绝对是界线分明。德国人的性格特点是:严肃、保守、自省,在做生意时小心谨慎。德国企业管理者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极为相似,都很节俭,善于运用资源,所不同的是他们更懂得享受生活。
相比之下,中国的众多企业家大多像一只上满发条的跳蛙一样疯狂地跃进。德国人的销售作风以刻板而保守闻名,在德国有过购物经验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店员很少会亦步亦趋地跟着顾客,也不会陪着笑脸去主动地推销。在他们看来,东西在那里摆着,买不买是你个人的权利――这种理念与中国“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点颇为相同。
不知是德国的哲学传统造就了德国众多的哲学大家,还是这些哲学大家造就了德国的哲学传统,反正德国的哲学传统深深地影响了德国企业行为:追求完美。这种完美的哲学追求由三个部分组成:探求事物的本质、确定长期战略与适应外部环境。德国企业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期在中国的市场上反应相当迟缓,这正是他们研究“中国本质”的阶段。惟有把握本质,方能取得完胜。这与中国的“知己知
追求完美的德国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