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呢?
要选用德才兼备的干部
要选用政治上过硬同时又有本事的干部。德,什么时候都是第一位的。无德有才的人,可能使用一时,但不可能使用一世。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而只求才不求德。但有德无才也不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个不能推动科学发展的人,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作风是德的外在表现。作风不好,凡事首先想的是自己,凝聚不了人心,形不成发展合力。现在,一些干部就是因为作风不实,工作上规划不周密,方法不科学,上马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工程和项目,给群众造成了严重损失,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对作风漂浮的干部,不能重用。
德才兼备的干部必是真抓实干的干部。干,有实干巧干,也有蛮干瞎干。实干使群众得惠,蛮干只使个人得利。群众拥护的是巧干实干,反对的是蛮干瞎干。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干者重用起来。选人用人时,要看科学发展,不要看一时发展,更不能单纯地看发展速度、一时效果,要听群众的反映。选人要选真抓实干的,用人要用科学发展的。要把工作出色、踏实干事的老实人提拔起来。把更多的眼光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保证那些扎实干事的老实人,能够被推荐上来,选用起来。树立让干事的干部受重用的用人导向。
选用干部要注重其一贯表现。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那种不为己,只为群众考虑的,是要重点考察的对象;那种提拔前“夹着尾巴做人”,提拔后目空一切的人,要严加注意,不要被他们的表象所蒙蔽;那种只为己,而不为群众考虑的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起用。要选用有位无位都有为的干部。有的干部,有位也好,无位也罢,是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位没位一样干。而有的干部,没位时“大干”,有位时则不干。对于干事态度不同的干部,要加以-识别。要选用台上台下都能干的干部。台上台下一样干并且干得好的干部,是组织部门应关注的。那种没位时向组织伸手要事做、要官当的人,有了位,他同样干不好,干不成。因为他还有更大的欲望,一个职位是满足不了他的欲望的。
要倾听群众的意见
要注意听取群众的评价。不管是什么样的干部,都生活在群众中,其思想先进不先进,工作出色不出色,工作作风好不好,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脑子里。离开群众,提高用人公信度,只能是空谈。选人用人要以群众的基本评价为基础,群众反映好的,认真考察,放手使用;反映差的,慎重使用。有的干部有事没事爱找领导,大事小事都想让领导知道。谁干事比较实,谁专门来虚的,上级领导可能不太清楚,但人民群众心知肚明。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就不能只选领导喜欢的,而要关注那些不事张扬、真抓实干的干部,让群众来评价所选用的人。选用干部,有群众基础,公信度就高,反之公信度就低。
要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有的工作,群众不是不愿参与,而是没有参与的渠道。在用人上,有时领导定了之后,公示几天,走走过场。不管群众愿意不愿意,所公示的人有没有能力,都能走上既定岗位。这样做,时间长了,次数多了,群众知道反映不反映一个样,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如果群众的意见真正能够得到重视,落到实处,干部也就不会先跑
选人用人三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