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市场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发展空间
本文从科创板的定位和模式特点出发,以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10 月科创板 的首发企业数量、融资规模、上市企业行业分类、承销保荐费率区间、券商跟
投收益情况、月度换手率情况、和融券业务开展情况为基础,并与同期的主板 进行对比,来观察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对市场和证券公司展业影响几何。结论为 科创板符合国家战略定位,通过差异化定位专注服务高新科技企业,与主板形 成互补;注册制下,企业融资效率高、企业首发融资规模与同期主板企业相当, 已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对于券商而言,注册制下科创板交投活跃度高,直 接利好经纪和信用业务,投行业务高费率和跟投收益也将增厚整体业绩。
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已经将推行全面注册制纳入纲要,提升社会直接融资比例和融资效率已成为接下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核心要点。展望未来,中 长期稳定资金持续入市稳步提升交投活跃度、融券等创新业务规模或将扩大成 为券商新的收入来源、注册制下精品券商“投行+投资”联动能力更强。在此 背景之下,证券行业经营环境全面优化,业绩长期增长的空间已被打开。头部 综合性券商及精品投行竞争力有望不断深化,未来或将呈现头部券商航母化和 精品券商差异化并存的格局。
一、资本市场深改持续,科创板试点成效显著
自 2018 年开始,监管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基础要素改革,并于 2019 年末提出“深改十二条”,奠定本轮市场深度改革 的基调,自上而下打开证券公司经营发展的限制和通过提升经营效率推动业绩长远发展。
科创板面对高新企业,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创新的上市制度,在对当前主板形成有力补充的同时,也作为资本市场深 改的试验田。总结来看,科创板的核心在于:(1)鼓励高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吸引国内优质新型行业龙头在 A 股上 市,因而实行多元化上市条件,直击以往核准制下企业因不满足上市条件而转向海外的痛点;(2)分层差异化定位, 提高投资者参与门槛,既满足高新企业融资需求,也保护投资者利益;(3)实行注册制,全面提升融资效率,为企 业深化核心竞争力加速;(4)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基。
二、科创板完善市场基础建设,投行展业迎来新机遇
从市场整体的角度来看,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探索差异化定位的新尝试、也是创新业务试点的场所;对于证券行 业来说,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是新的机遇,精品投行或有望深化研究、定价、销售等机构服务竞争力,由此进一步 提升业务集中度。科创板投资者资本实力、投资经验都较主板投资者有一定优势,因此风险承受能力有所提升,叠 加涨跌幅限制放宽至 20%,推动科创板的换手率大幅高于主板;融券制度更为灵活,券源广、费率市场化,因此科 创板融券业务更为活跃。科创板上市企业多处于新兴行业,业务复杂、投资者了解较少、定价难度大、并需要投入
自有资金进行跟投,因此需要投行具备严谨深入的研究能力、强大的销售推广渠道、和较强的资本实力,业务开展 难度加大令承销保荐费率中枢相应提升,长此以往,投行业务集中度或将加深。
(一)科创板交投活跃、创新业务有序运行,基础设施持续优化
科创板参与者以有经验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为主,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不同于主板,个人投资者想参与科创 板交易和打新需满足日均资产高于 50 万元和有两年以上交易经验的条件,或者通过申购买入科创板主题基金参与。 从 2020 年三季报披露数据来看,基金持有科创板总股本的 %,高于同期全部 A 股的 %和上证主板 A 股 的 %。投资者机构的优化有利于减少“追涨杀跌”等不理性的情绪化交易,参照美股等市场,这是 A 股市场 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之一。
科创板准入门槛高、涨跌幅区间大,风险偏好的提升带动交投活跃度上涨。科创板上市企业只需符合其中一条上市 标准即可,业绩稳定性较主板低,同时企业经营业务模式较为复杂,因此更适合机构投资者和投资时间较长、资金 实力相对高的个人投资者参加。投资者结构的改变、上市企业的高成长性,叠加涨跌幅限制放宽至 20%,使科创板 整体风险偏好较高,月度换手率均较同期上证 A 股高出 38%以上。从月度日均成交额的维度来看,科创板的最高点 出现在 20 年 7 月(525 亿元,占上证 A 股的 %),最低点则在 19 年 10 月(69 亿元,占上证 A 股的 %); 波动趋势与上证 A 股趋近相同,自 20 年 5 月开始,科创板月度日均成交额占上证 A 股比例维持在 9%左右。
科创板融券业务制度优化在途,有助于平衡市场多空态
证券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