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背景
1941年12月23日,
中英双方在重庆
签署了《中英共
同防御滇缅路协
定》,中英军事
同盟形成。
战争背景
滇缅公路
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
路,1938年底通车,
共历时10个月。在高
山峡谷激流险滩上,
沿滇西,缅北990公
里,是中国抗战的输
血管。 “二十四拐”
中国远征军
• 孙立人
• 杜聿明
• 史迪威
• 卫立煌
• 罗卓英
• 廖耀湘
• 戴安澜
• 宋希濂
缅甸作战
1942年
同古保卫战
仁安羌大捷
缅北大撤退
戴安澜 第200师
• “如师长战死,以副师
长代之;副师长战死,
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
战死,以某某团长代
之……”
• “第五十五师团自代库
北进以来,在屋敦还是
第一次遇强敌遭遇。”
野人山
第一次远征失败
•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
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日军伤亡约45000人,
人。
• 缅甸民心不稳
• 指挥紊乱
• 中英两国各有目的,不能协调作战
• 硬件装备装备较差
影响
消极
• 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一唯一的陆上交
通线,不得不开辟从驼峰航线。
• 日本直接威胁印度。
积极
• 掩护英军撤退,赢得时间保存力量保卫印度。
• 也消耗、阻滞了日军进攻这次远征作战
• 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
重整旗鼓
•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中国远征军总指
挥史迪威决定重整中国军队。新38师、新
20师进入印度兰姆伽军营进行美式军校训
练,整编为中国驻印军;其余主力转移至
滇西整训。
中国远征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