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评价.doc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摘要] 美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它没有类似数学科目的标准答案;另外,大多数美术教师认为,评价是一种甄别过程,往往只以其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在一个班级中,受到老师肯定与鼓励的学生为数不多,绝大多数学生都难以体验到美术所能带来的成功的快乐。文章探究了旧的评价方法所导致的问题,论述了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多种正确教学评价方式。
[关键词] 美术教学评价 多角度 多元化 过程性评价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文中,作者尹建莉有这样的一段叙述,女儿在美术班的作业上,画了一条粉红色的河流,很开心地交给了老师,心里认为,老师一定会赞赏漂亮,没有想到却被老师退了回来。老师评价说,孩子描绘的小河的色彩不对,小河是蓝色的。孩子因此十分伤心,并对自己的作品失去了信心。作为孩子即使没有见过真正的河流,可是在自己的脑海里也有对它的想象,这位教师的评价给孩子限定的太多,遏制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只是几句话的评价,会让一个孩子拥有或丧失探求的欲望,也会让一个孩子追寻或放弃自己的梦想。评价看似简单,但其效果确是不可小视。在新课标中指出: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其不足之处日益凸显,并阻碍了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
首先,美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它没有类似数学科目的标准答案;其次,大多数美术教师认为评价是一种甄别过程,往往只以其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在一个班级中,受到老师肯定与鼓励的学生为数不多,绝大多数学生都难以体验到美术所能带来的成功的快乐。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呢?
一、避免以成年人的主观意识进行评价
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作业,多数教师习惯以自己的经验,如画面要干净,比例要合适,涂色要均匀,色彩搭配要合理等要求去衡量班里所有孩子的作业,很难做到抛弃过多的作业要求,以“宽容”的眼光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常常忽视儿童在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导致多数学生在作品的方方面面都不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久而久之,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对美术的毫无兴趣。
二、避免学生间的横向对比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发展过程也完全不同。因此,在对待同一件事,看同一种事物,在描绘同一物品时,所选用的形式、构图、色彩也不尽相同。如果在学生中进行横向对比,学生作品之间必然有其差异存在,同时美术又有着无标准答案的特性,将两个孩子的作品进行比较,往往会忽视画面效果较差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并在这种比较之后无意中暗示了部分学生,你的作品不好,你努力了也做不到,日积月累就会使部分学生丧失其学习美术的信心,甚至放弃学习美术。
三、避免用一次作业判定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往往只以学期最终的一次作业作为期末总评,这种方式看似合理又公平,从语文、数学等科目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然而作为评价美术这种学科则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美术学科中有很多的类型。例如,有些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有些课程是为了教授学生的造型方法,用一种类型的题目去考察学生,那么,那些不擅长此类题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