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 病因.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_病因中医基础理论_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_病因中医基础理论_病因
 概 说
一、病因的概念
二、病因学说的概念
病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理论。
2
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1、整体观念
2、审因—辨证求因
3、因果关系的相互影响
根据一系列相关症状、体征推求病因
四、中医病因的分类
外伤:金刃、创伤、跌仆;水火烫伤
病理产物:瘀血;痰饮
其他病因
内 因
外 因
外感六淫;疫疠
七情;饮食;劳倦
3
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关于六淫的概念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 六 淫
4
二、六淫产生的因素
1、气候太过或不及
2、气候剧烈地转变,超越了机体抵抗力
3、非其时而有其气
4、个体差异
三、外感六淫的概念
针对六淫入侵途径而言,因六淫多从口、鼻、肌表侵入人体,属于外表致病因素。
5
四、六淫致病的一般规律
外感性
邪从外入
季节性
地域性
转化性
相兼性
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
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
冬季多寒病
居住和环境特征
六淫多相兼入侵
在一定条件下,病变性质可发生转化
6
风 邪 性 质
致 病 特 征
轻 扬
 
开 泄
风性轻浮,有向上向外性
 
疏通透泄,具通透性
易侵头面、肌表和阳经,如头项强痛
鼻塞咽痒,面肌麻痹等
腠理开疏,如汗出,恶风等
善 行
 
数 变
行无定处,善行走窜
 
发病急,变化快
病变部位不固定,如风疹,荨麻疹,行痹
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如癫痫、中风、惊风
主 动
动摇不定、风胜则动
有明显动摇症状,如眩晕、震颤、抽搐等
为百病
之长
易与他邪相合,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易合他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
【风 邪】
7
寒 邪 性 质
致 病 特 征
寒性伤阳
阴盛阳病
全身或局部有明显寒象,如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脘腹冷痛等
寒性凝滞
寒胜则痛
气血凝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寒性收引
收敛挛急
肌腠闭塞,毛窍收缩,筋脉挛急,如恶寒无汗,拘急作痛等
【寒 邪】
伤寒:寒邪外袭,伤于肌表,郁遏卫阳。


中寒:寒邪直入脏腑,伤及阳气。
8
暑 邪 性 质
致 病 特 征
暑性炎热
阳热亢盛
临床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热盛为特征
暑性升散
耗气伤津
汗多津伤,口渴喜饮,尿少短赤等。气随津泄,气短,倦怠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暑多夹湿
湿热并存
除暑热表现外,又常见胸闷脘痞,四肢倦怠,便溏不爽等湿阻之候
【暑 邪】
有明显的季节性
为火热之气所化
纯属外邪



9
【湿 邪】
湿邪为病的途径
以水为事,久居湿地
涉水淋雨
感受雾露之气
10

中医基础理论 病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234 KB
  • 时间2021-03-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