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目标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涩滞:燥为阳邪、易伤阴津。
诸涩枯涸,皆属于燥。
燥胜则干:燥邪伤阴、易损津液。
2. 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17
概念:与夏季主气火相似、具有火之炎热(温热)特 性的外邪。
为外感病中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五)火(热、温)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18
,其性趋上:燔灼上炎、发病急速、传变较快。
:热性躁动、心神不宁。
:热为阳邪,热迫津泄,气随津脱。
:肝风内动、血热妄行。
:热盛肉腐。
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19
概念:与夏季主气火相似、具有火热特性的外邪。
暑邪致病季节明显(夏至后至立秋前)。
(六)暑邪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0
,其性炎热:热象明显
,最易伤津耗气:易犯头目、内扰心神。
:湿热郁阻(暑必兼湿)。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1
一. 基本概念:
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是引起疫疠病的致病因素。
 疫疠:指温病中具有流行性特征的一类疾病,其中也包含一些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内。
 种类:大头瘟、霍乱、天花、鼠疫等。
第二节:疠 气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2
,病情危笃。
,易于流行。
,病状相似: 病位与病种的特异性。
二. 疫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3
1. 气候反常。
2. 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3. 预防隔离工作不当。
4. 社会因素。
三. 影响疠气发生的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4
概述:
七情内伤: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诱发或引起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
特点:
内伤病因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其直接损伤内脏精气,可引起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5
概念: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七情的生理:正常的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应。
七情的基本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6
喜:喜乐、喜悦。心在志为喜,喜伤心。
怒:恼怒、愤怒。肝在志为怒,怒伤肝。
忧:忧愁、忧虑。 肺在志为忧,忧伤肺。
思:思虑、思考。 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悲:悲哀、悲伤, 悲伤肺。
恐:恐惧、畏惧。 肾在志为恐,恐伤肾。
惊:惊吓、惊骇。 大惊主要伤心。
(惊与恐区别:惊不自知而恐为自知,惊出于暂而恐积于渐,惊易复而恐难解。)
七情的表现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7
物质基础:五脏的精、气、血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8
发病条件:突然、强烈、长久情志刺激,超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
发病机制:直接损伤内脏,气血阴阳失常。
情志——脏腑; 脏腑——情志。
发病类型:
躯体疾病:头疼、泄泻、瘫痪、失语
神志疾患:癫 狂、惊悸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29
(五脏与情志对应关系)
(气血运行紊乱)
(影响心主神明)
(情志刺激加重疾病)
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30
病因:七情过极,超越常度,损伤相应脏腑(反伤本脏,自伤)。
喜伤心: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精神失常
怒伤肝:两胁胀痛、善太息、呕血、晕厥
忧伤肺:气短胸闷、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思伤脾: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大便溏泄
恐伤肾:肾气不固、精气耗泄
损伤它脏:暴怒伤肝——横逆脾胃
思虑伤脾——耗伤心血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31
怒则气上:肝失疏泄、血随气逆
喜则气缓: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悲则气消:肺气受损、气短乏力
恐则气下: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思则气结:脾气郁结、脾失健运
惊则气乱:心气紊乱、神无所倚
(气血运行紊乱)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编辑课件
32
影响心主神明、易致情志失常
癫 狂、惊悸
情志刺激加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09 MB
  • 时间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