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进国学经典”研修班学习心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进国学经典”研修班学习心得
本人有幸参加了xx大学组织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走进国学经典”研修班,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为由陈君静教授主讲的文化大餐——《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由杨凤琴副教授主讲的中医史上的“圣经”——《黄帝内经》解读,由宋xx教授主讲的传统儒学宝典——《论语》解读,分别由南xx教授和李xx教授主讲的古典文学殿堂——《水浒传》和《红楼梦》,由李小红副教授主讲的一座神圣的殿堂——《周易》解读。短短三天的培训,六位教授风格迥异,其精彩授课让我收益颇多,陈君静教授的辛辣诙谐,杨凤琴教授的细腻知性,南xx教授的生动幽默,李xx教授的深入浅出,宋xx教授的独到拓展,李小红教授的平易近人,以不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国学经典的魅力。 中国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明,积淀了一个泱泱大国厚重的文化底蕴,练就了顽强进取的民族精神,那一部部用智慧凝结成的结晶,带领着我们思考人生,领略广阔的天地,回味古老的悠长。在静下心来学习国学经典之前,我感觉国学是雅堂之事,有着阳春白雪的味道,是饱读诗书者的功课,是大师们口中笔下的舞蹈,高不可攀。通过三天的学习,我感觉国学其实也不那么高深、难懂,它可以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每天上课备课,偶尔写写论文,说心里话,像这样静下心来坐在明亮的教室,以学生的身份沐浴这国学经典的光华,感觉惬意安适。三天的培训让我思考颇多,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曾经因为糟粕而将精华也一并抛弃,但事实证明这对于中华文明的传续和发扬是没有益处的。其实,文化的血脉也不可能以这种方式轻易割断,尤其是大步走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今天,在软实力的比拼日益凸显的当今世界,重新审视并梳理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更为现实而突出的意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也正是我们做这件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起国学经典,更多的人感受到的是艰深、难懂,怎样让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好地接受,使之更好地在学生中传承普及,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怎么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六位教授讲学的国学经典中,《水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南教授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语言又时常博得大家的阵阵笑声和掌声。陈君静教授《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说古论今的讲述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同时也感受到了张教授独特的个人魅力。杨凤琴教授能结合自己身体状况将经典为己所用,将精深的《黄帝内经》与最贴近的、越来越受人关注的养生问题相结合,使之深入浅出,更易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李xx教授独到的从曹雪芹的名字作为突破口,解读《红楼梦》。宋xx教授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博古论今,横贯中西解读《论语》。李小红副教授平易近人,深入浅出解读《周易》。大家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 培训后,我不禁想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多研读一些传统
文化的经典著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的同时去感染和影响我们的学生。短短三天的学习,不光学习到了国学的理念,还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从老师那里不光获得知识,还获得了人格的感召。还有同学之间的交流: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

“走进国学经典”研修班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1-03-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