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KTV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授课人
参加人
2013年12月28日
黑白KTV大厅
培 训 容
一、燃烧的基本知识
二、火灾的分类
三、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四、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五、火场中怎样自救
注: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2、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3、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黑白KTV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消防安全知识
燃烧的基本知识
一、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
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放出大量的热;
发出光。
二、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燃烧也不是随便就发生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是:
要有可燃物质;
要有助燃物质;
要有着火源。
不论是固体、液体、气体,凡是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就叫做可燃物质。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就叫做助燃物质,如空气、氧化剂等。着火源就是凡是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只有在可燃物和助燃物充足,着火源有足够的温度和热量,而且三者同时具备互相作用时,才能发生燃烧。
三、不同物质的燃烧
1、固体的燃烧
固体物质的燃烧速度与其体积和颗粒大小有关。物质的颗粒小,燃烧就比较容易,燃烧速度就比较快。原因是较小颗粒的物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大,燃烧比较充分。
2、液体物质的燃烧
液体是一种流动性物质,没有一定的形状。液体与固体不同,液体挥发性强,不少液体在平常情况下,表面上就漂浮着一定浓度的蒸汽,遇火即着。原油燃烧时,首先是蒸发出沸点较低的组分燃烧,而后才是沸点较高的组分。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在剩下的液体中,高沸点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液体的相对密度、粘度和闪点也相应增高。液体的这种燃烧特性,会使含有水份、粘度大的原油和重质油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从而造成火灾面积蔓延。
3、气体的燃烧
气体燃烧有两种形式,一是扩散燃烧,二是预混燃烧。扩散燃烧就是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燃烧比较稳定。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在燃烧之前就已经混合,遇到火源立即爆炸,形成燃烧,就叫预混燃烧。
四、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中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乙烷、甲烷、氢气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铝等。
燃烧类型
一、闪燃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和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就灭的现象就叫闪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就叫闪点。根据液体的闪点,可将能燃烧的液体火灾危险分为三类:
甲类: 指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如汽油、苯、酒精等。
乙类: 指闪点在28-60℃之间的液体,如煤油等。
丙类: 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如柴油、润滑油等。
闪点低于或等于45℃的
黑白ktv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