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王 晖
整理课件
概论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整理课件
【概论】
简称“菌痢”(bacillary dysentery)
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理变化
在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重要法定传染病
整理课件
【概论】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可伴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整理课件
【病原学】
肠杆菌科
志贺菌属
G-
有菌体、无鞭毛、无荚膜
无芽孢
最适宜需氧环境生长
整理课件
菌体
鞭毛
伤寒杆菌
整理课件
【病原学】
4群
A 痢疾志贺菌
12个血清型
有神经毒素(外毒素)—最严重
B 福氏志贺菌—最常见
6个血清型和10个亚型
C 鲍氏志贺菌—18 个血清型
D 宋氏志贺菌—1 个血清型
各亚型间没有交叉免疫
整理课件
菌名 群 葡萄糖 甘露糖 血清型及亚型
痢疾志贺菌 A + - 1—12
福氏志贺菌 B + + 1a、b、c、2a、b、3a、b、c、
4a、b、c、5a、b、6、x、y
我国最常见,以2a型为多
鲍氏志贺菌 C + + 1—18
宋内志贺菌 D + + 1
欧美最常见
志贺菌属的分型(4群/47血清型)
整理课件
【病原学】
内毒素 全身毒血症状
A群 外毒素(志贺毒素,ST)
肠毒素样反应、神经毒、细胞毒
临床表现
整理课件
内毒素—主要致病物
外毒素(志贺毒素)
神经毒(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毒(肠粘膜细胞坏死)
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水样泻)
生存能力较强(宋内>福氏>鲍氏>痢疾)
整理课件
感染病学细菌性痢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