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水稻标准化育插秧技术示范
摘 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大棚绿化旱育、机械化栽插和配套大田管理等。该文介绍了水稻标准化育插秧技术在池州市贵池区的实施情况,通过不同育秧及栽插方式的农艺性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插秧;示范;贵池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62-03
近年来,池州市贵池区水稻机耕、机收面积迅速提升,已分别达85%和63%,而机插面积却一直难以提高,,其中,,,%,成为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变水稻种植方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013年贵池区推广实施了水稻标准化育插秧技术试点项目(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大棚绿化旱育→机械化栽插→配套大田管理),通过工厂化育秧培育旱壮秧,解决“家家户户育秧难、难育秧
”的难题,并引进井关、久保田等高速插秧机来实现水稻的机械化育插秧。
1 项目实施概况
2013年全区建立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4个,建设钢架大棚4座,总面积40 960m2;建设简易钢板房结构的播种车间4个,总面积1 ,。
根据贵池区实际情况,选定殷汇镇汇丰村、秋江街道东埂村、梅龙街道观前社区的林西圩作为中稻示范基地,;梅龙双惠村、木闸社区的万生村作为“双机插”示范基地,早、晚稻面积分别为80hm2和38hm2。早稻秧由殷汇镇长青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中、晚稻在梅龙街道润农合作社工厂化育秧。在项目示范区采取“五统一”一体化生产服务来保证试验示范工作的顺利实施:
统一供种 集中采购合适的优质稻种供应示范基地(早籼823、中嘉早38、武运粳23、宁粳3号、五优308等),既减少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避免家家户户育秧导致的品种杂乱、良莠不齐问题。
统一育秧 根据品种生育特性按移栽时间分批次育秧(早稻3月25日、4月1日、4月5日、4月10日;中稻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双晚6月25日播种育秧)。按标准化操作程序,培育出符合机插条件的旱壮秧。
统一机插 早稻示范片4月25日至5月1日机插完毕,中稻和双晚调集全区机械,按时栽插。2013年4月份出现2次
“倒春寒”(4月9日和4月22日),同时4月28~30日强降雨,影响了贵池区早稻栽插进度和质量,部分早稻机插秧苗秧龄偏长,素质下降,缓苗时间延长。
统一管理 从大田的耕整、分蘖期管理(促早发、快返青)、穗粒肥的追施、大田的水浆管理等环节,都由对口联系的农技员负责技术指导,确定育秧工厂专人实施。
统一植保 水稻出苗后、移栽后以及大田生长期间,实施全程病虫害防治。由对口联系的农技人员做好病虫害的预报、药剂的遴选、防治指导等工作,从而减轻水稻的病虫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2 不同育秧及栽插方式的农艺性状分析比较
贵池区水稻标准化育插秧技术示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