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价值及其实现
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施的价值及其实现
杨万鹏 蔡鹏川
(甘肃省古浪县定宁中心小学,甘肃古浪,)
摘 要: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中应时而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实施下的新产物,它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也是凸显学校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农村教育它自身的特殊性、局限性、地域性、人文性等特点,开发适合自己实际的校本课程来弥补和丰富课程内容十分有必要。本文就经典诵读进入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内容开发和实施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以期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农村小学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提供一种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经典诵读 农村 小学 校本课程 价值 实现
作者简介:蔡鹏川,(1978-),男,汉族,甘肃古浪人,小学高级教师,古浪县定宁中心小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学。杨万鹏,(1982-)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中学二级教师,西北师范大学在职硕士,古浪县定宁中心小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立项课题子课题。
 
一、前言
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农村小学的可操作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我们所有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目标。农村和城市是有区别的,“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不但在现实条件上有一定距离,而且在特性和价值取向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往往所有的改革和实验都是以“城市”学校的现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的基始,以“城市”学校的发展方向及实现条件研究为旨归,然后把这种理论和改革经验普遍化的推向农村,结果造成了许多麻烦。
就现在的校本课程开发现状来看,城市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由于其资源、意识和政策上的优先要远远快于农村小学的步伐。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有的学校甚至徘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门槛前,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专家学者、行政官员对
“农村”小学的漠视、校长课程开发能力的缺乏、教师课程意识的淡薄、信息闭塞,资料匮乏、学校财力物力的匮乏以及农村小学内外部尚未形成有利于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支持系统。有学者把这些困境概括了四个方面:即校内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支持;校内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层面的支持;教师缺乏课程论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学生及家长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总之,种种迹象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农村小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要远比城市学校多,这就必然要求有一种符合农村小学自身特性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和途径。本文提出的以经典诵读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开发,就其价值性和可行性来说,应该是比较适合当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际甚至是将来整体推进的一种思路。
二、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价值
以经典诵读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顾名思义就是把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古典名著等文化积淀中的精华作为课程内容,以诵(吟诵、熟读、背诵)读(朗读、默读、略读、精读)为课程实施和组织的主要方式,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化涵养为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课程实践过程。
经典诵读向来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从秦汉至清

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3-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