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掌握物流法的渊源、物流的分类; 了解物流法的特点和作用; 掌握物流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 了解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能运用法律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明确物流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具有在物流公司中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基础法律能力。二、课时分配本章应授课时数为 2 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概述一、物流的发展及定义我国在 2006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 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二、物流的分类(一) 按照物流的作用分类 1. 供应物流 2. 生产物流 3. 销售物流 4. 回收物流 5. 废弃物物流(二) 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 1. 社会物流 2 2. 企业物流(三) 按照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类 1. 自主物流 2. 第三方物流 3. 第四方物流 4. 虚拟物流(四) 按照物流的专业性质分类 1. 一般物流 2. 特殊物流第二节物流法律法规概述一、物流法的概念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 物流法是指调整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及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物流法的渊源目前,从法律效力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法律 2. 行政法规 3. 规章 4. 地方性法规 5.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6. 物流标准三、物流法发生冲突时法的效力的确定 1. 物流法律法规内容互相冲突时效力的确定 2. 规章间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效力的确定四、物流法的特点 1. 技术性 2. 广泛性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物流活动内容决定了物流法的广泛性,具体表现如下: (1) 主体的众多性。(2) 内容的综合性。 3 (3)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 复杂性 4. 国际性五、物流法的作用 1. 保护物流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规范物流行为 3. 促进和扶持物流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第三节物流法律关系一、物流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物流法律关系是指物流法律法规在调整物流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因此物流法律关系也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 1. 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物流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物流法律关系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民商事物流法律关系主体。(2) 行政物流法律关系主体。 2. 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物流法律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成为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广泛性。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和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3. 物流法律关系的内容物流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物流法律关系主体在物流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二、物流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1. 物流法律关系的发生物流法律关系的发生又称为物流法律关系的设立, 是指因某种物流法律事实的存在而在物流主体之间形成权利和义务关系。 2. 法律关系的变更物流法律关系的变更又称物流法律关系的相对消灭, 是指因某种物流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物流主体之间已经发生的物流法律关系的要素发生改变。 4 3. 物流法律关系的终止物流法律关系的终止又称物流法律关系的绝对消灭, 是指因为某种物流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导致已经存在的物流主体之间的物流法律关系归于消灭。三、物流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物流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是由物流活动产生的及与物流活动有关的法律关系, 其中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技术行为, 各种法律关系决定了法律责任的归属。 1. 合同法律关系 2. 行政管理关系 3. 民事代理关系第四节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一、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 2. 物流立法主体不完善 3. 物流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1. 构建脉络清晰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2.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3. 建立高度系统化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4. 加强地方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四、案例分析案例 1 :民营快递公司引发的法律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中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各类民营快递公司纷纷成立, 在快递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一、民营快递公司快递合同的性质邮政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的经营邮政业务的公用企业, 其机构设置和业务活动受《邮政法》调整。基于邮政企业的垄断地位和邮政事业的长远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通常会设置一定的保护政策,如《邮政法》第三十三条第三项规定:非保价邮包,按照邮包实际损失价值赔偿, 5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