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收遵从风险管理
1. 防范与应对
企业在报税时数据填报准确,降低税务风险,对于税务局关注的指标,日常账务处理时注意规避。
2. 风险分析
税务局根据风险分析系统中提示的风险,划分等级,有需要的,要求企业说明风险原因,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3. 排序
税务局根据上一年纳税总额对企业进行划分,如大于200万元为大企业,100——200万为中小企业,对大企业要求填报重点税源,进行重点监察。
税务局按照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评分。
二、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分为10个基本指标,10个修正指标。指标的选取是根据各税种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第三方信息以及补充申报表中的项目和科目,通过财务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演算成的特定分析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名称 指标公式
1 基本指标 税收贡献弹性系数 应纳税额变动率÷营业收入变动率
2 总体税负率 各税种税收收入(不含消费税)÷营业收入
3 税会报表销售收入差异 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流转税申报表营业收入
4 留存收益变量差异率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净利润+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实收资本期初余额)
5 资本保值率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期末实收资本-期初实收资本)]÷初始实收资本
6 企业增加值变动率 (分析期企业增加值-基期企业增加值)÷基期企业增加值
7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分析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
8 成本费用变动率与营业收入变动率配比 成本费用变动率÷营业收入变动率
9 其他往来账款变动率 [分析期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基期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基期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10 应收账款周转率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1 修正指标
电力消费变动率 (分析期电力消费量-基期电力消费量)÷基期电力消费量
12 职工人数变动率 (分析期职工平均人数-基期职工平均人数)÷基期职工平均人数
13 预收账款变动率 (分析期预收账款余额-基期预收账款余额)÷基期预收账款余额
14 资本公积变动率 (分析期资本公积-基期资本公积)÷基期资本公积
15 未分配利润变动率 (分析期期末未分配利润-基期期末未分配利润)÷基期期末未分配利润
16 资产变动率 (分析期资产总计-基期资产总计)÷基期资产总计
17 劳动生产率变动率 [(分析期企业增加值÷分析期职工平均人数)-(基期企业增加值÷基期职工平均人数)]÷(基期企业增加值÷基期职工平均人数)
18 工资薪金变动率 (分析期工资薪金-基期工资薪金)÷基期工资薪金
19 财务费用变动率 (分析期财务费用- 基期财务费用)÷基期财务费用
20 应收账款变动率 (分析期应收账款余额-基期应收账款余额)÷基期应收账款余额
基本指标主要针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申报合法、纳税能力、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五个方面设计,每个指标有个标准值,超过或者低于标准值,有固定的评分,通过得分,判断企业的税务风险。
PS:税务局重点关注主营业务变动率,这个指标异常的,即认为企业有较高税务风险,有可能是企业转变主营业务或者销售方式转变造成指标异常。
三、财务报表中相关科目的涉税风险分析
票据贴息,属于延期付款利息,是价外费用,要记入收入——开票
余额偏大——考虑是否存在虚开发票或者关联交易
出现负数——是否存在滞后销售或者预收与应收款对冲,结合现金流量看,是否存在账外收入,特别注意取得虚开发票
偏大——是否存在“小金库”,是否少列利息或者多列费用
变动大——是否通过往来款,转移利润
存货与收入比>30%,属于偏大——是否存在滞后销售或者账外收入;少结转成本,<10%的企业,是否多结转成本
是否存在应资本化的,费用化;是否领用自产货物,用于非增值税项目,是都存
税务风险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