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我的另一个家”
“个位数是8,十位数是几呀?……”走进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寨坑村红卫小学,就听到教室里飘来的教书声。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师站在油漆有些脱落的黑板前讲课,教室里只有4个六七岁大的学生。这位讲课的教师就是201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的罗光祥。
从走上三尺讲台开始,罗光祥就在横寨乡最偏远的这所学校里教书,一教就是近40年。寒来暑往,一批又一批学生从这里走出去,而他依然坚守在大山里,守护着山里孩子们的求学梦。
横寨乡寨坑村红卫小学坐落在半山腰上,紧邻赣州市南康区最大的横寨水库。从镇上的集市出发,开车到学校需要走20多分钟颠簸的山路。
与其说红卫小学是一所小学,其实更像一个农家小院,一米多高的围墙内有一栋砖木结构的房子,仅有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随行的赣州市南康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最初有4名教师、4个年级130多名学生。随着村里的孩子被外出务工的父母带离家乡以及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改革的推进,学生越来越少,2013年秋季开学时,只剩4
名学生。
采访时,罗光祥正在教室里上课。记者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发现一名50多岁的特殊“女学生”,她时而抬头认真听讲,时而认真做笔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她是罗光祥的妻子,是学校的代课老师。”今年罗光祥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附近县区教育局和学校就经常邀请他去作师德报告。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罗光祥向区教育局申请让他的妻子做学校的代课老师,他不在学校的时候,就由他的妻子上课。
“尽管学校里只有4个学生,但不能因为我个人的事情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我是一名老教师、老党员,应该担起这个担子。”罗光祥说,由于学校偏远、条件简陋,年轻的教师都不愿意来这里教书。而年纪大的教师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最后只剩下他罗光祥一个人在坚持。
40年间,他也曾有过多次机会离开大山,到条件好的学校教书,还有人想聘他做月薪几千元的行政管理工作,最终他还是选择留在这讲台上。2006年,中心小学准备调他去乡里最大的村小――寨坑小学当校长,这所学校不仅离县城近,学生有近700人,而且办学条件也是乡里最好的,可罗光祥却拒绝了。为了瞒住家人,罗光祥还向妻子撒了个谎:“我是本地人都调走,别的老师就更不愿意来这里教书。所以上级部门不可能调走我的。”后来有人告诉他的妻子,罗光祥是自己主动拒绝调动工作,为此妻子还和他吵了几次。
罗光祥的老同事、横寨中心小学副校长李志强回忆起当年的情境,感慨地说:“我真没想到他会拒绝这次工作调动,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呀。罗老师的这种精神真令人钦佩。”
2009年,罗光祥的儿子结婚后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了家,希望他到城里住,带带孙女,享受天伦之乐。可他还没住上一个星期,就搬回了学校边上的土坯房子。“学校已经成了我另一个家,学生也是我的孩子。”罗光祥说,“如果我离开了这里,就没有年轻人愿意来这么偏远的学校,这个教学点就有可能被撤掉。他们才六七岁的孩子呀,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去别的学校了。”
常常有人问罗光祥:“你还有两三年就退休了,以后学校怎么办?” 罗光祥每次都非常坚毅地回答说:“只要这里还有孩子,我就留在这里教书。就算我退休了,我还会让我的儿
“学校是我的另一个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