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三十而立-深圳特区30年的30个关键词三十而立四十不惑.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十而立:深圳特区30年的30个关键词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在回顾这30年深圳发展的时候,我们试图以深圳制造的30个新词折射深圳30年的改变。作为改革先锋,它对中国大地形成了什么样的冲击?作为中国城市的试验田,它引领了中国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时尚?
  一座城市怎样改革,一个国家怎样改变。30年,30词,我们或已从中管窥。
  30年30词之时政
  窗口释义:“窗口”一词,定格了深圳留在历史上的最早的形象。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深圳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中国今后不再被封闭的坚墙包围。30年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特区的“窗口”意义,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点评:一间铁屋,若不开窗户,则昏暗抑闷。一个国家亦然。
  直选释义:1983年4月,深圳出现了一场“直选”的民主试验。第二届蛇口工业区管委会由直选产生,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直接选举产生的领导机构。1993年10月,深圳宝安区沙井镇蚝二村的村民直选村干部,开创了中国农村实施村民自治的先河。
  点评: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速度,由深圳发轫的直选试验,还能够加紧步伐。
  拓荒牛释义:在深圳,最著名的雕塑是“拓荒牛”,这一于1984年落成的铜雕,被寓意为深圳精神的象征。特区从无到有,“杀出一条血路来”,表现的就是“开荒”精神。深圳30年的繁荣,就是拓荒拓出来的。
  点评:中国改革开放已逾三十载,还有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横陈在前,“拓荒牛”不能停下来。
  蛇口风波释义:“蛇口风波”由1988年三名“青年教育教授”和70多位深圳青年的思想碰撞所引发。
  1988年,李燕杰、曲啸、彭清一和70多位蛇口青年座谈,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带生活的蛇口青年对三人的说教感到不满,发生了争论。两天后,一个随李燕杰南下的人整理了一份蛇口青年的讲话材料,断章取义,向中央打小汇报。“蛇口风波”就此爆发。
  蛇口通讯报、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等前后刊发报道,就“蛇口风波”展开讨论。蛇口通讯报将教育教授和青年之间的分歧,定义为“陈腐说教和当代意识的一次剧烈交锋”。
  点评:相较于“解放思想”的伟大方向,“蛇口风波”不足道也。
  南巡释义:深圳的试验备受争议, 1984年年初,邓小平决定去深圳看看,是为第一次“南巡”。她写下了“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实,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大家以后把这一年称为“中国当代企业元年”。
  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巡”深圳。改革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领导讲话也不成文地成为推进改革的一个方法。2021年8月和9月,温家宝和胡锦涛在深圳向邓小平铜像献花,改革再一次被强调。
  点评: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
  杨青天释义:“杨青天”是深圳市民送给杨剑昌的称号。30年前,一介布衣杨剑昌举报所在企业漏税、医院走私,如同一位孤胆斗士;20年前,杨剑昌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黑脸”端掉了深圳的黑矿泉水、黑炼金厂;10年前,杨剑昌当选为深圳市人大代表,每十二个月提交数十份议案,为民请命。这是一个混合着传统青天情结和当代公民意识的人物,即使在深圳这么一个既保守又创新的政治空间里,也显得有些卓尔不群。
  点评:还是叫她杨剑昌吧,一个有担当的公民。
  深圳,你

2021年三十而立-深圳特区30年的30个关键词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3-23